閱讀歷史 |

第51章 刺齊論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一、素問●第51章 刺齊論

(一)古文:

黃帝問曰:願聞刺淺深之分。歧伯對曰:刺骨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脈,刺脈者無傷皮,刺皮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骨。

帝曰:餘未知其所謂,願聞其解。歧伯曰:刺骨無傷筋者,針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無傷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無傷脈者,至脈而去,不及肉也。刺脈無傷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脈也。所謂刺皮無傷肉者,病在皮中,針入皮中,無傷肉也。刺肉無傷筋者,過肉中筋也。刺筋無傷骨者,過筋中骨也。此之謂反也。

(二)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想聽聽針刺淺深的分別。”岐伯回答說:“針刺骨,不要損傷筋;針刺筋,不要損傷肉;針刺肉,不要損傷脈;針刺脈,不要損傷皮;針刺皮,不要損傷肉;針刺肉,不要損傷筋;針刺筋,不要損傷骨。”

黃帝說:“我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希望聽到更詳細的解釋。”岐伯說:“刺骨而不損傷筋,是因為針到筋的部位就停止,沒有達到骨;刺筋而不損傷肉,是因為針到肉的部位就停止,沒有達到筋;刺肉而不損傷脈,是因為針到脈的部位就停止,沒有達到肉;刺脈而不損傷皮,是因為針到皮的部位就停止,沒有達到脈。所謂刺皮而不損傷肉,是因為疾病在皮中,針進入皮中,沒有損傷肉。刺肉而不傷筋,是因為針穿過肉而達到筋;刺筋而不傷骨,是因為針穿過筋而達到骨。這就是所說的相反情況。”

二、《以周易哲學思想探源〈素問·刺齊論〉之奧秘》

在古老的醫學經典《素問》中,第 51 章“刺齊論”所闡述的刺淺深之分,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與智慧。當我們以周易哲學思想為視角來深度解析時,更能領略到其中的玄妙之處。

黃帝的發問,“願聞刺淺深之分”,開啟了對針刺技法的探究之門。而歧伯的回答,則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這條探索之路。“刺骨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脈,刺脈者無傷皮,刺皮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骨”,這一系列的表述,不僅僅是對針刺技法的描述,更是一種對生命秩序與平衡的把握。

在周易哲學中,陰陽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觀念貫穿始終。刺骨而不傷筋,刺筋而不傷肉,恰如陰陽的和諧共處。針至筋而去,不及骨,這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分寸把握,體現了陰陽平衡的理念。就如同周易中的陰陽消長,在變化中保持著相對的穩定。

刺筋無傷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這裡面蘊含著一種漸進的過程,如同周易中的變易與不易。生命的變化是漸進的,而我們在治療中也需要順應這種變化,逐步調整,而不是突兀地打破平衡。

刺肉無傷脈者,至脈而去,不及肉也。這種對層次的把握,如同周易中對事物發展階段的認知。我們不能忽視生命的層次性,只有在正確的階段採取合適的措施,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刺脈無傷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脈也。這又讓我們想到周易中對細節的關注。每一個細微的環節都可能影響到整體的平衡,我們需要細心體察,才能做到精準施治。

所謂刺皮無傷肉者,病在皮中,針入皮中,無傷肉也。這是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體現,如同周易中對卦象的解讀。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根源,我們需要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才能有的放矢。

刺肉無傷筋者,過肉中筋也。刺筋無傷骨者,過筋中骨也。此之謂反也。這裡的“反”並非是簡單的相反,而是對常規的一種突破與超越。在周易中,常常強調在逆境中尋找轉機,在困境中發掘潛力。在治療中也是如此,我們需要打破常規思維,尋找新的治療途徑。

《素問·刺齊論》與周易哲學思想的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