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章 甩鍋:晉商徽商的鍋 (第2/5頁)

加入書籤

原、甘肅等九個重要的軍事重鎮,這些地方被稱為“九邊”。這九邊不僅地理位置關鍵,而且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完備的防禦設施。

明朝在九邊部署了近八十多萬軍隊,這些軍隊承擔起幾乎全部國防任務。他們時刻保持警惕,嚴密防守長城一線,以防止北元的入侵。同時,明朝還加強了對北方地區的巡邏和偵察,密切關注敵人的動向,並隨時準備應對可能的戰爭。

此外,明朝政府還積極發展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他們研發了各種新型兵器,如火炮、火槍等,並不斷改進戰術和戰略,以更好地應對敵人的進攻。

總之,在明朝初期,面對北元的威脅,明朝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禦措施,包括設立九邊軍事重鎮和部署大量軍隊。這些努力使得明朝的邊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鞏固,但也給國家帶來了沉重的財政負擔。

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意思是在出兵之前,必須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因為一支龐大的軍隊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如果沒有足夠的糧草供應,軍隊將會陷入飢餓狀態,戰鬥力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在出徵前,將領們都會事先安排好糧草的運輸路線,並確保糧草能夠及時送達前線。

明朝初期,北方邊境面臨著蒙古殘部的威脅,明廷不得不派遣大軍戍守邊疆。這些軍隊數量眾多,規模龐大,糧餉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雖然餉銀可以透過稅收等方式籌集,但要將糧草從內地轉運至遙遠的邊塞,則是一項極為繁瑣且困難重重的任務。

這不僅需要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援,還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由於路程遙遠、交通不便以及轉運過程中的損耗等原因,大部分糧草都被消耗在了路途中。據統計,明初九邊地區每年需要的糧食高達270多萬石,而要保證這兩百多萬石糧草的供給,無疑給大明廷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此外,糧草的運輸還存在著許多風險因素。例如,天氣變化可能導致道路泥濘不堪,阻礙糧草的運送;或者敵軍可能襲擊運糧隊伍,搶奪或毀壞糧草。一旦糧草供應出現問題,軍隊就會面臨斷炊之危,甚至可能引發兵變。所以,糧草的供給和運轉成為了擺在明廷面前的一個嚴峻挑戰。

當然,朱元璋作為一國之君自然要深思熟慮這個問題,而諸位大臣們同樣也都在絞盡腦汁地想辦法。洪武三年(1371 年)的時候,山西行省向朱元璋呈上了一份奏摺,並在這份奏摺中提到:“大同地區的糧草儲備,如果從陵縣運往太和嶺,路途遙遠且運費高昂,請允許商人在大同倉庫繳納一石大米、在太原倉庫繳納一石三斗大米,就可獲得一張淮鹽小引。當商人將貨物售出之後,便可以拿著原本得到的鹽引前往所在地的官府上繳。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節省運輸費用,還能讓邊疆的糧草儲備充足起來。”

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建議朝廷發動商人自行購買糧食,並負責將這些糧食運輸到邊境關卡,完成交接後他們就可以領取一定數量的鹽引,然後憑藉著手中的鹽引到產鹽地區兌換成食鹽進行售賣。

畢竟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無論何時何地都是穩賺不賠的暴利行業,因此自古以來各個朝代都會對鹽實行國家專營制度。然而現在卻可以透過繳納糧食來換取鹽的專賣權,這對於那些有實力的商人來說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於是眾多有實力的商人紛紛投身其中,尤其是以山西商人為主導的晉商群體更是佔據了地理優勢,可以說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朱元璋經過深思熟慮後,最終決定採納這個辦法,並將其命名為“開中法”。起初,“開中法”僅在大同一地推行,但山西商人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商業頭腦,很快便抓住了這個商機。他們先是收購大量糧食運往邊境地區以換取鹽引,之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