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7章 留髮不留頭 (第1/3頁)

加入書籤

【明朝覆滅之後,明末清初時期的大思想家顧炎武在他所著的《日知錄》中,首次提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具有深遠影響的理念。

在顧炎武的眼中,明朝被李自成推翻僅僅意味著一個王朝的終結,這是帝王將相和文武百官的責任,與普通百姓並無直接關聯。然而,當清兵入關時,這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政權更迭,而是涉及到整個華夏文明的生死存亡,每一個人的利益都緊密相連,此時,無論是誰都肩負著無法逃避的責任。

顧炎武進一步闡述道:“存在亡國和亡天下之分。那麼如何區分亡國和亡天下呢?答案是:如果只是改變姓氏和國號,那隻能稱之為亡國;但如果道德仁義蕩然無存,甚至出現弱肉強食、人相殘殺的情況,那就可以說是亡天下了。”

每當王朝更替之際,那些本應挺身而出、為王朝獻身的人應當是“肉食者”,即享受朝廷俸祿之人,換句話說,便是所謂的公職人員。他們領取國家的薪酬,理應為王朝效力。然而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亡國與否並無太大差異。只不過是更換一個統治者,成為另一王朝的臣民罷了。

當社會秩序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忽略對國家和民族的守護。然而,一旦出現某些人以仁義之名行殺戮、吃人之事,或者生活方式面臨被改變、文化文明遭受威脅的情況,那麼每一個華夏子民都有責任挺身而出,堅決扞衛國家和民族的尊嚴與利益。

歷史上,清朝的入關被顧炎武視為“亡天下”的重要標誌,而這一觀點的形成正是始於清廷豫親王多鐸攻佔南京並強行推行剃髮令之時。

從夏商周一直到明末,歷經數千年的漫長歲月,華夏這個詞彙的含義和內涵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對於“華夏”一詞,有多種不同的解釋,但其中最為著名、被廣泛接受的一種解釋來自唐代經學家孔穎達。他認為:“夏者,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從古至今,漢人都非常注重頭髮的保養和修飾。他們通常將頭髮梳成各種髮型,並使用髮簪、髮夾等飾品來裝飾自己的頭部。漢人相信,頭髮是身體的一部分,與身體的健康息息相關,因此要保持頭髮的清潔和整潔。

同時,漢人也認為頭髮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不同的髮型和髮飾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職業。然而,最關鍵的一點是,漢人認為頭髮是受之於父母的,必須珍惜愛護,不得輕易剪去或損傷。這種觀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孝道的表現,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這種觀念深入人心,甚至影響到了政治領域。例如,曹操曾經因為馬匹受驚踐踏了麥田,違反了自己制定的不許踐踏農田的軍令,於是決定以割發代首來懲罰自己。這件事表明,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頭髮被視為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

總之,漢人對頭髮的重視程度反映了他們對自身身體的珍視以及對孝道觀念的堅守。這種傳統觀念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而漢人,尤其是漢人貴族官僚的服飾更有講究——交領、右衽,通常不用釦子,而是用繩帶繫結,給人以灑脫飄逸的印象。其基本形制包括 深衣、襦裙、袍衫、襖褲等。發展到了明代,男子一律蓄髮挽髻,著寬鬆衣,穿長統襪、淺面鞋。

相反,長年居住在山海關以外建立滿清的女真人正相反,其服鉓以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為主。

如果說服飾兩個民族雖然有差距,但還不大的話,那麼頭髮卻有天仰之別。滿清的頭髮被明朝人稱為金錢鼠尾髮辮,即腦袋上的頭髮都要削去,只在頭頂留一點點,梳成一根小辮子。

在入關之前,早在清太祖努而哈赤時期,就已經強令被俘的遼東軍民改成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