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十六章 牽線搭橋多贈與 (第2/2頁)

加入書籤

水加澱粉來做,絲毫不浪費。

朱聞天努力地把全國各地的小吃教給村子裡,選擇多,吃起來才舒心。

總吃一樣的東西,除非是主食,否則會吃膩、吃傷。

以前村子窮,能吃飽都算好的,憑什麼挑剔?沒資格。

現在村子有錢,換著花樣吃,村民甚至可以提要求。

“好吃好吃,我也蘸一下。”李知縣跟著學。

“回去的時候帶上。”里長繼續給,悶子不值錢。

村子裡一般小寶寶愛吃悶子,比如朱成家的句句,斷奶了,小手攥住往嘴裡塞,悶子都抓碎了。

縣丞吃兩片發愁:“縣裡等百姓過上好日子,我等升官,到了別處,上哪吃飯去?”

他這一說,其他三個人突然就難過了。

有一個下丘村在,從下丘村拿的東西,已經超過俸祿了。

換個地方沒有下丘村,敢去別的村子吃?

里長內心同樣不希望官員調走,現在相處得好,他嘆口氣:“唉!真高升,不管到哪,寫信過來,村子做些能儲存久的東西送去。”

“送,送!嘿嘿嘿嘿!”朱聞天找機會插話。

“宜長,我等先行謝過。”李知縣眼圈紅了。

午後,官員隊伍得回去,彙報完等三天再來,調船。

村子裡給香腸和悶子,放在竹籃中。

又拿十匹棉布包一百塊肥皂,說是天熱,怕曬化了。

村口告別,等離村子遠了,十人的隊伍速度放慢。

“宮裡從下丘村運東西,總是現調船隻,恐有不及之時,當常備一艘船停靠村子。”

李知縣提議,東西不能白拿,給村子一艘船用著。

關縣丞附和並補充:“正是,船工當徵勞役,一個月一換,想來他們會願意幹活,甚至不同意換人。”

“沒錯,只要船工到村子,村子定然給好吃的,並送東西帶回家。”主簿認可。

“最好給安排疍民,他們家就是船,船就是家,給換艘大點的船,需從其他地方找。”

典史出主意,扔一家人給村子用,疍民住船上,可以下來在村子中住。

……

里長轉身回來,到挖池子的地方看,要挖十個池子。

按照朱聞天設計的大小,一個池子就夠村子裡的牛羊吃到明年。

多出來的池子賣給別人,其他村子有牛,冬天後掉膘,幹活之前喂(啊)精料增膘。

吃青貯則不用,反芻的動物吃青貯後放進瘤胃,在吐出來重新咀嚼。

青貯可以讓它們節省發酵時間,同時提高養分吸收率。

只要吃青貯,再喂稻草都沒問題,否則只給稻草就生病了。

“里長,憨憨說賣別的村子,多少錢賣?貴了他們買不起。”

幹活的村民休息喝水的時候怕東西不好賣,冬天牲口瘦是正常的,沒有青草。

“夠本就行,是讓別人知道做了這樣的東西后,牛不掉膘,以後都學著做。”

里長擺下手,他知道憨憨的心思,草什麼的青的時候做,吃的時候還算是青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