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4章 編戶與賦稅 (第3/4頁)

加入書籤

,作為開國皇帝的劉邦自己,就有一段流亡的日子,雖然當時他也不是純粹的平民百姓。但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完美映照。】

對大部分朝代的百姓而言,離開家鄉,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方面,自然就是官府對於人口流動的嚴格限制,大部分時候說是可以從官府那裡獲得許可,可是這相當不容易,還多半需要給點好處費;

另一方面,交通不便,很多時候一旦出城出村,在城外的道路上就堪稱是遍佈危機——野獸就不說了,更可怕的是不知道會從哪裡冒出來的人。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在於,大家沒有地圖,沒有指南針,還不識字,根本就不認識路啊!

若是出去了,該往哪裡走?

會死的吧?

所以,果然還是老老實實呆在家鄉,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所以,其實朝廷就算不制定這麼嚴格的要求,我們沒事兒也不會離開家鄉的。”有人抱怨道,當然,他想要抱怨的真正內容也不是這些,只不過他現在只敢這麼說罷了。

他真正想說的,是——他們這些老百姓,只要還有一條活路,就根本不會自己脫籍,朝廷怎麼就不想一想這一點?他們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怎麼就不想一想自己的賦稅是不是太重了?!

但是他不敢說,至少不敢這麼直白地抱怨出來。

雖然如此,可旁邊有著同樣經歷的百姓當然也明白他的意思,便道:“所以西漢後期針對脫籍的懲罰才越來越嚴重啊。”

他們當然思考了,但是大人物們大約只是覺得,是懲罰太輕了,所以才有人敢於脫籍。

-

以上是普通朝代的百姓的想法,而作為兩晉時期的百姓……

“朝廷登記戶口有什麼用?”我們現在說是百姓,不還是入了世家之中?朝廷對此有什麼反應嗎?有什麼政令嗎?

當然,朝廷也好,世家也罷,都不是好東西!

-

面對這個東西的調侃或者嘲諷,劉邦面色分毫不動。

這算什麼?這連他的臉皮最外層都沒有破開。

如果要展開對話,劉邦還可以非常坦然地表示:沒錯,就是這樣!正因為乃公早年的經歷,也因為乃公身邊這些人早年的經歷,乃公才非常確定,讓百姓們隨便流動、隨便脫籍,將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乃公可是大漢的皇帝,是老劉家的祖宗了——對於一手打下來的江山,自然是要悉心維護。

【當然,在這裡,我們還可以順帶一提西漢這些相關政令的實施效果,這與後續的農民起義也能談得上有一定關係:那就是,效果不大。】

【不是沒有效果,但是法令法令,除了制定的問題之外,還需要執行,還需要被人自願遵守乃至維護。】

【在漢朝中前期,這些政令還是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的,減少了脫籍之人,較好地控制了人口流動,完成了對人口的掌控。】

【但是到了後來,當百姓們都將所謂的政令視為廢紙一張的時候,當逃亡脫籍之人如過江之鯽源源不絕的時候,這些政令哪怕日益嚴苛,卻也再沒有了往日的效用。相反,懲處的嚴苛,反而推動了更多的人選擇流亡。】

【在西漢中後期,沉重的賦役,當地官員的敲詐勒索,喪失土地揹負債務的無望,讓不少人選擇了脫籍流亡;而官府對於家屬的嚴苛懲處,讓剩餘的人苦不堪言、生活無望,只能不得不也選擇脫籍流亡,甚至是舉家逃亡。】

【這樣一來,流亡的人不僅不減少,反而還在不斷增加,由此不僅使得天下動盪、治安變差,更是讓朝廷獲得的稅收減少。】

年老的劉徹望著這樣的發展,倒也不算非常意外。

若是大漢未來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