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77節 (第4/6頁)

加入書籤

幾萬人,李卓絕不可能讓這幾萬人拖拖拉拉跟著一起南下突圍的——且不說南下突圍的兇險,便是能逃出去,自己七老八十了,本就死不足惜,但將滿門家小留在燕京任東胡人屠戮,叫陳信伯真真的不能狠下心來。

不管郝宗成脫歸的疑點有多大,不要說張協了,局勢拖到這一步,便是陳信伯也不肯讓李卓再有起用的機會。

陳信伯開啟始確實沒有對張希泯起疑心,但這當兒聽到張希泯傷重不治的訊息,半生沉浸於爾虞我詐政/治鬥爭裡的他陡然間明悟過來,郝宗成脫歸的疑點跟問題,不是在郝宗成身上,恰恰是在張希泯頭上——陳信伯恨得急跺腳,心裡暗忖:都說虎毒不食子,沒想到自己到頭來還是差張協一籌啊!

第79章 算計

聽到張希泯傷重不治的訊息,陳信伯心神一陣恍乎,越想越覺得事情棘手,誰能想到張協會如此狠辣,竟是一刻都不拖延的弄死自己的兒子,便是他將疑點捅開來,皇上也不會信,反而可能將自己扯進去一身屎。

陳信伯與王啟善先去泰和宮復了旨,剛要打道回府仔細謀算,走在夾道里聽著後面有人喊:“陳相爺,陳相爺……”

陳信伯回頭看去,卻是內侍少監、萬壽宮管事陸會宗,看他的樣子,似在這邊等了許久。

陸會宗是萬壽宮的人,想必是太后差他來找自己,陳信伯心裡思量著:梁家在陳塘驛一役給東胡人打喪了膽,官家許梁家佔了山東,一方面是指望梁家能收拾河淮的亂局,一方面立寧王之後能借梁家壓制江淮勢力不受控制的膨脹,一方面是燕冀有危時能指望梁家就近來援;一度萬壽宮在京裡也變得活躍。

梁家既未能收失河淮亂局,東胡人打進來,梁家兵馬在平原府就頓足不前,江寧那裡的算盤更是誅心——淮東軍未來勤王,這邊恨得咬牙切齒,萬壽宮自然也成了臭茅坑,無人再去理會。

陳信伯想到李卓臨死前的話:津海絕不能去,南行或有一線生機……南行就是梁家的地盤,萬壽宮就未必沒有用處。

陳信伯一時間也想不透李卓為何說津海去不得,但臉色也緩了緩,站在那裡等陸會宗過來,問道:“陸大人喚我有什麼事情?”

“陳相爺若是有閒暇,太后請陳相爺到萬壽宮走一趟。”陸會宗說道。

陳信伯猶豫了一下,說道:“也沒有別的事,剛要回府裡呢……”便隨陸會宗及隨行兩名小太監往萬壽宮走去。

宮牆之間的夾道深長,穿門便是道高兩丈餘的漢白玉影壁,當中刻著丈餘大小的“壽”字,四周小字環繞。陳信伯眼睛不好,但知道這周遭到的小字都是太后花甲大壽時諸臣所獻的“壽”字拓刻上去的。

繞過影壁,看到有車轎停在前院中庭裡,陳信伯小聲問陸會宗:“可是魯王過來了?”能直接坐轎進萬壽宮的,京裡可沒有幾個人——局勢雖亂,但宮裡該講的規矩還是要講,除了陳信伯這樣的三朝老臣,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直接到萬壽宮的前院才落轎。

“嗯,”陸會宗說道,“魯王爺與陽信公主給請了過來,與太后說話解悶呢,這會兒還沒有離開……”

崇觀十年元鑑海繼承了魯王爵,便一直滯留在京裡。雖說他與寧王元鑑武都是今上的侄子,但寧王元鑑武是先帝的遺嗣,今上沒有子嗣,先帝遺嗣繼承大統是當然之舉。

當然,今上若能順利突圍前往江寧立新都,就憑著江寧此時的袖手旁觀,鐵定會將寧王廢掉。不過就算到那一步,也未必就輪到魯王出位,還有好幾個侄王要爭呢。

張協連兒子都舍了出去,大概是打定主意留在燕京不走了,萬一給陳定邦或狗犢子盧雄闖出城去,將李卓身死的訊息漏到陳芝虎的耳裡,就未必還能指望陳芝虎盡心護送突圍——爭,能爭著屁去!

陳信伯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