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粽香源大唐,端午詩賦濃 (第3/5頁)
天地間的神秘與和諧;“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恰似一縷縷輕柔的絲線,纏繞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如同一場絢麗的花事,九子粽如同一個個可愛的精靈,在花叢中爭奇鬥豔。
群臣之中,張說抓鬮抓到了“魚”字,他也不甘示弱,寫下《端午三殿侍宴應制》:“小暑夏弦應,徽音商管初。願齊長命縷,來續大恩餘。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陽嘗麥彘,順節進龜魚。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書。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今日傷蛇意,銜珠遂闕如。”張說的詩,如同一塊精美的玉石,溫潤而富有內涵。他與玄宗的唱和,可謂一時之盛。玄宗作為歷代君王中詩才出眾之人,張說又是當時的文壇巨匠,這場盛會令人歎為觀止。但是,詩中提到的“九子粽”“長命縷”究竟是什麼東西?“蜻蜓”“蟾蜍”又是怎麼回事呢?看來,如果不瞭解當時端午節的風俗,還真未必能讀懂這幾首詩。
首先,我們來探討一下唐玄宗李隆基為何在端午節宴會群臣。一年之中,佳節眾多,但宮內端午節的慶典卻格外熱鬧。唐玄宗李隆基在詩中寫道:“五日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端午節究竟有何神奇之處,才會讓人覺得“無事不稱神”呢?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干支紀時。所謂“端午”,其實就是午月午日的節日。以前的端午節未必在“五月五日”,但一定要在“午月午日”,具體日期則隨干支而變動。然而,在魏晉以後,人們覺得每年都要根據干支來推算節日日期太過麻煩,於是就把端午節固定在每年的五月五日。
因為端午節本在午月午日,日月相諧,古人心目中覺得這有一種神秘的意味,所以端午節也因此變得神聖起來。當然,端午之所以重要,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本來,端午與夏至是兩個不同的節日,但由於相距很近,後來這兩個節日便合併了。夏至這天是長日之至,也稱“中天節”。在漢代以來的一些經學家眼中,夏至是南郊祭天的日子。唐宋時期,端午節在宮中非常重要,有很多次大型的宴會賦詩活動。宋代的一次端午宴會賦詩,蘇軾一人就寫了五十六首詩。這未嘗不和端午、夏至的重要地位有關。此次唐玄宗李隆基大宴群臣,也是唐宋時期端午宮廷御宴的一個生動例子。
順便提一句,端午還叫“浴蘭節”,因為這一天人們用蘭花草泡水沐浴,滿身香氣,讓人不禁想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的屈原。端午節也可稱為“蒲節”,因為農曆五月菖蒲成熟,人們紛紛採下菖蒲插在門上,或者用菖蒲泡酒。
說到端午的節俗,今人第一想到的應該就是吃粽子。其實,吃粽子的風俗古已有之。晉代周處的《風土記》裡記述了當時人們過端午的風俗。人們在端午的前一天,用菰菜葉子裹上黏米,把慄木、棗木燒成灰,摻進湯裡煮粽子。之所以要摻上灰,是為了增加湯的鹼性,防止粽子裡的黏米在煮的時候散開。現在我們煮粽子還要加蘇打粉,也是同樣的道理。頭一天煮熟,第二天過節就可以享用了。除此之外,還要煮一隻肥大的烏龜,燉爛、去骨,在裡面裝上鹽豆豉和秋蓼,這個和粽子一起叫做“俎龜黏米”。這個“黏米”,在晉朝時就被稱作“粽”,還稱為“角黍”。粽子的名目其實有很多,陳元靚《歲時廣記》裡說有“角粽、錐粽、茭粽、筒粽、秤錘粽,又有九子粽”,基本上是根據粽子的形狀來命名的。
唐代的粽子都是用大米作餡兒,但以前,大多是黍米餡兒,用菰菜葉等植物葉子包裹成有角的、挺然翹然的形狀,所以稱作“角黍”。唐玄宗李隆基吃的粽子,就是用蘆葦葉包黏米做成的,跟現在的粽子基本一樣。
張說的詩裡說到的“助陽嘗麥彘,順節進龜魚”,也正好能從周處的《風土記》裡得到印證,這就是所謂的“俎龜角黍”之“俎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