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1章 出人意料的月氏國王 (第2/3頁)

加入書籤

的步伐。

即便是大月氏國內,面對華朝的進攻,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一部分人認為應該堅決抵抗,保護自己的家園;而另一部分人則看到了華朝帶來的變革與機遇,主張順應時勢,歸附華朝;還有一部分人則想逃跑,遁入深山老林躲藏。

大多數月氏貴族尚未親眼目睹過華軍步槍大炮的恐怖,他們依然沉浸在過往的榮耀與自信中,堅信憑藉著巴格拉姆深處興都庫什山中的地理優勢和堅不可摧的城牆,足以抵擋住華軍的侵襲。

他們叫囂著要與大月氏共存亡,誓死守護這片祖輩傳下來的土地。在他們看來,華軍雖然來勢洶洶,但後勤線漫長,補給困難,只要能夠堅守住巴格拉姆,耗盡華軍的銳氣與物資,最終必能迫使其退兵。

還有部分人知道僅憑巴格拉姆一城之地難以抵擋華軍的凌厲攻勢,因此他們提出放棄巴格拉姆,向興都庫什山內逃亡,尋找山林深處的避難所,如同當初的蔥嶺、無雷兩國國王那般,隱姓埋名,以求自保。

然而,這個提議並未得到廣泛的支援,因為蔥嶺、無雷的覆滅如同一個沉重的教訓,提醒著人們,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最終只能迎來更加殘酷的結局。

還有一個投降派,領軍人物則是令人意外的國王波調。在人們的印象中,國王應該是英勇無畏,誓死保衛國家的象徵,而波調卻選擇了另一條道路——歸附華朝。

波調的選擇並非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近年來,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華朝的先進工業產品如潮水般湧入大月氏,波調作為國王,自然搶先享受到了最多的便利與奢華。從衣服鞋子到先進的工業產品,從華麗的首飾到豐富的書籍,華朝的文化與科技讓波調深深折服。

另外,在華朝華夏民族、大中華文化圈的宣傳下,波調自認為祖上也是發源於河西走廊的羌族先民,與華夏民族有著不解之緣,是華夏民族的一份子。

這種認同感讓他在面對華朝軍隊時,多了一份親切與敬畏。他覺得,與華朝軍隊死磕,不僅打不贏,還容易死。因此,不如投降歸附算了,免得生靈塗炭,還能保全自己的家族權勢。

然而,波調的投降主張並未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援。許多貴族奴隸主依然沉迷於過去的特權與地位,他們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與財富,更不願臣服於一個外來的王朝。

在他們看來,波調的投降是懦弱的表現,是對祖先榮耀的背叛。他們堅持要與華朝死磕到底,用鮮血與生命扞衛自己的尊嚴與利益。

這種分歧與爭執,使得大月氏的內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一方面,以波調為代表的投降派試圖說服眾人,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避免無謂的犧牲;另一方面,以貴族奴隸主為代表的頑固派則堅持抵抗到底,誓死保衛自己的家園。

兩股力量在巴格拉姆城內激盪碰撞,使得這座古老的城池充滿了緊張與不安。

在這樣的背景下,華朝大軍的逼近無疑加劇了局勢的緊張。每一次華軍的前進都彷彿是在向大月氏人宣告著戰爭的臨近,每一次炮火的轟鳴都彷彿是在敲打著大月氏人的心房。

面對這前所未有的危機,大月氏人將何去何從?是選擇頑抗到底,還是選擇投降歸附?這個問題不僅關乎著大月氏的未來,更關乎著每一個大月氏人的命運與選擇。

波調作為這個國家的國王,他深知自己的決定可能會遭到許多人的反對與唾棄,但他也堅信,只有選擇和平與歸附,才能讓大月氏避免一場浩劫,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但是,分散的權力,讓波調無法統一意見。甚至,他所代表的歸附派,還是少數派,還說不過主戰派。

面對朝堂之上那些意見分歧嚴重的大臣和將領,他深感力不從心。他知道,自己無法以一己之力統一所有人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