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神奇的魔術—物體的縮放 (第1/3頁)
第 213 章 神奇的魔術—物體的縮放
在探索完黃金三角形的奧秘之後,學子們迎來了新的知識篇章——物體的縮放。
戴浩文再次踏入學堂,手中拿著幾件精巧的模型,學子們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過去。
戴浩文微笑著說道:“同學們,今日我們要涉足一個新奇的領域——物體的縮放,亦稱為放大與縮小。”
李華好奇地問道:“先生,這縮放之理,在生活中有何用處呢?”
戴浩文舉起一個小木雕,說道:“就如這木雕,若要將其圖案繪於更大的畫布之上,便需知曉放大之法;反之,若要將一座宏偉建築微縮於方寸之間,縮小之術便不可或缺。”
王強眨眨眼說:“先生,那這縮放可有定規?”
戴浩文點頭道:“自然是有的。我們先從最簡單的圖形說起。”他在黑板上畫出一個正方形。
“假設此正方形邊長為 a,若要將其放大兩倍,新的邊長即為 2a。那其面積又當如何變化?”
趙婷思考片刻道:“先生,原正方形面積為 a2 ,放大兩倍後,新正方形面積應是 (2a)2 = 4a2 ,面積變為原來的四倍。”
戴浩文讚許地說:“趙婷聰慧。那若是縮小呢?若將此正方形縮小為原來的一半,邊長則為 a\/2 ,面積就變為 (a\/2)2 = a2\/4 ,僅為原面積的四分之一。”
學子們紛紛點頭,似有所悟。
戴浩文接著道:“再看圓形。設原圓形半徑為 r ,其面積為 πr2 。若將其半徑放大為 2r ,新面積即為 π(2r)2 = 4πr2 ;若縮小為 r\/2 ,面積則為 π(r\/2)2 = πr2\/4 。”
張明問道:“先生,那三角形的縮放又當如何計算?”
戴浩文在黑板上畫出一個三角形,說道:“三角形的縮放,需先確定其底邊與高的變化。若底邊與高皆放大兩倍,面積則放大四倍。”
說罷,他又拿起一個小房子的模型。
“此為一房屋模型,若要依此建造真實房屋,便需按一定比例放大。我們需測量模型各部分尺寸,再依據預定比例進行計算。”
王強疑惑道:“先生,那比例如何確定?”
戴浩文解釋道:“這比例取決於實際需求與條件。比如材料的大小、場地的限制等。”
戴浩文繼續道:“縮放不僅限於圖形與模型,地圖亦是如此。一幅地圖乃是對真實地域的縮小描繪。地圖上的比例尺,便表明了其縮放的程度。”
李華說道:“先生,我曾見地圖上標有 1: 之類的字樣,是否意味著圖上 1 寸,實際為
寸?”
戴浩文點頭:“正是如此。透過這比例尺,我們可算出兩地在圖上的距離所對應的實際距離。”
接下來,戴浩文讓學子們親自繪製一些簡單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圖。
學子們紛紛動手,時而蹙眉思考,時而奮筆疾書。
戴浩文巡視其間,不時指點一二。
趙婷畫完後,向戴浩文請教:“先生,我這縮放後的圖形,總覺得有些不協調,不知何處有誤。”
戴浩文仔細檢視後說道:“你在縮放時,各部分比例需保持一致,否則便會顯得怪異。”
待學子們都完成後,戴浩文將大家的作品展示出來,一一評點。
“王強此幅,縮放比例掌握得當,線條亦流暢。張明這幅,雖比例無誤,但細節處還需雕琢。”
隨後,戴浩文又提出新的問題:“若已知一物體放大後的尺寸與比例,如何反推其原尺寸?”
學子們再度陷入沉思,紛紛在紙上計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