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蒯徹之言定韓信擊齊之心 (第1/2頁)

加入書籤

小標題:蒯徹之言勸定韓信心,諸將立業欲進一步而擊齊

蒯徹繼續道,“既無詔,何以得毋行也(為啥不進擊)。且酈生一儒士,伏軾而入齊,掉三寸之舌,下齊七十餘城,將軍將數萬眾,歲餘乃下趙五十餘,為將數歲,反不如一堅儒之功乎?”

聞言,韓信默然許久,眼神明滅不定。

蒯徹追言道,“況齊人多詐,似從漢之魏王豹忽然反漢,其罪必在將軍未擊也,人心本思變,漢王豈會怪酈生三寸之舌。”

韓信下意識點頭道,“然也,為將者不尊王命,乃大忌,傳吾令,速召諸將議事。”

諸將齊聚,李左車為韓信提出一個避免隱患的策略,以兵事使酈食其離臨淄入漢營,再進行攻擊,如此可保酈食其一命。

此舉雖然可能會引起齊王和齊相的警惕,但可杜絕其後的隱患,如因此使酈食其喪命,其弟酈商一部必然不榮韓信。

酈食其又是漢王劉邦比較欣賞的縱橫辨士,也會在劉邦心裡留下一記。

蒯徹則認為兩國交涉不斬來使,齊王不會如此做,如果此時使酈食其離開臨淄,必然會使齊王有所察覺。

田解和華毋傷,尤其是車騎將軍華毋傷警覺性非常高,一旦其有所察覺,突襲難成。

韓信又詢問曹參和灌嬰,二人也認為機不可失,但願酈食其能如獻陳留之計時,能將自己藏的安全。

一個裡監門看似微不足道,但往往他可以決定城池的得失,酈食其當時利用此便可躲一劫,但今日未必。

曹參和灌嬰受韓信節制,尤其是曹參從名義上更是韓信的副手,自擊魏開始就受其調遣。

從職位上,韓信拜為相國,曹參為右丞相,除蕭何外,相國之下就是右丞相,這比搭配也說明擊齊時曹參的地位。

灌嬰不同是暫受節制,需要時他隨時要受劉邦的調遣,去擊他處,曹參不同,就是調給韓信攻略諸侯的。

因為二人的不同,灌嬰更敢說話,將軍之令不得不從,但若說句話,贊成李左車的意見,拖,拖到酈食其離開。

收戈矛與齊士卒同飲,以迷惑歷城守將,待酈食其離開臨淄,立刻襲擊,可保全廣野君。

韓信聽從李左車和灌嬰的建議,假意解甲收戈,以待酈食其離臨淄。

奇怪的是一連三天酈食其都沒離開臨淄,和齊王、相暢飲,待漢王回使。

有護衛酈食其的漢騎士詢問道,“先生,大功已成,為何不返還?”

酈食其道,“吾聞韓信軍滯歷城下,未有南下之意,恐有人慫恿韓信出擊,致使漢王不義,吾在臨淄,其不敢輕舉妄動。”

酈食其在默默等韓信離開,希望對方能意會,韓信亦在默默等酈食其離開。

三日後,蒯徹又見韓信,“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將軍,夜長夢多,久必生變。”

左等右等不見酈食其離開,這麼下去,再過幾日必定沒如今懈怠,初聞非戰從和是鬆懈的。

如果齊王突然下令南下擊楚響應漢,再出擊就是師出無名,雖然現在也是無名,但也可來個未有王令下詔止戈的理由。

如果齊國軍隊動身南下,劉邦一定會下詔給他韓信,合兵南下,當真失去機會。

左右皆有不妥,不如全力平定齊國,如李左車所言,定齊後可立萬世之業,雖未明說,韓信也知道什麼意思。

這是讓他韓信脫離楚漢之外,自立門戶,麾下諸將中又不少皆想出將入相,韓信如不更進一步,難也。

故而韓信一步步定諸侯,見張耳欲為王復國,其他跟著張耳的水漲船高,這些跟著韓信的將領心思也在活動。

為更進一步,立世代之業,也有使韓信更進一步的念頭,只是時機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