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蒯徹之言定韓信擊齊之心 (第2/2頁)
沒成熟。
話說劉邦為全力擊楚,穩定趙地,在奪取張耳、韓信軍後,一方面欲立張耳為趙王穩定趙地,使其北益收趙兵,備守趙地。
一方面,升遷韓信使其擊齊。
當時張耳和韓信破趙後,楚派奇兵救趙,韓信和張耳往來救趙,韓信知張耳有復國之念,便助其實現,向劉邦請立張耳為趙王。
之所以會這麼做,乃是李左車效仿范增,新立趙王,師出有名而鎮撫趙地,故而有請立張耳為趙王一說。
當時的韓信欲伐燕,李左車為其獻計,其中一條有案甲休兵,鎮趙撫其孤,如何做到,請立張耳為趙王。
韓信從其計,劉邦和張耳的關係不錯,便同意,也是需要張耳來穩定趙地。
不過當時劉邦和韓信共破趙王歇後,忙著南下對付楚,因為項羽要親征,必須坐鎮,故而只是口頭答應並未正式立。
在劉邦再次入趙地奪二人軍後,劉邦將此事提了一下,也算是奪其軍的補充,韓信升官,張耳則為王。
或許是劉邦同意張耳為趙王,刺激到某些將領,故而從韓信擊齊的這些人,多贊成韓信擊齊。
只要漢王沒有下詔停止,就繼續打。
高邑、孔聚、陳賀等為代表的諸將皆言時不我待,催促韓信儘快下令出擊。
韓信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卻也是一個深思熟慮顧全大局之人。
此時此刻韓信不再猶豫,他從一個懷才不遇的落魄之人走到今天相當不容易,欲在漢王麾下建立大功業,不鋌而走險難說。
韓信是個智者,他已感覺到諸將急於攻擊齊地的背後深意,但他更知道漢王劉邦之志,漢得天下後,他韓信能為王嗎?
秦末大亂,韓信忍受胯下之辱為何,還是陳勝那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大將之位他在看在眼裡。
那麼為王之念,韓信自然是想過的,開玩笑,當王誰不想,只是在項氏那裡屢屢受挫不得志,這念頭自然成為苦澀的味道。
如今不同,不破不立,韓信於是道,“傳吾將令,全軍飽餐早睡,黎明之際,出擊。”
星辰漸漸隱去,天空漸白,率領樓煩兵繞到歷城後面的丁復已經完成各個要道的毀壞和封鎖。
高邑和孔聚二人伏兵在南門,陳賀伏兵在東門。
曹參、傅寬兩人準備正面攻擊齊軍大營,欲擒田解,灌嬰率郎中騎兵為先鋒。
得知韓信下達進攻命令時,灌嬰作為車騎大將率先命校尉李必率周定等將突擊齊軍大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