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百二十七章 深不可測(上) (第1/3頁)

加入書籤

照常理來說,各州府縣及以上地方衙門都會集中在某一城池的中間位置,取的就是個不偏不倚的意思。但這大同府卻明顯是個例外,因為身處北方邊境地區,隨時可能遇到蒙古韃子的襲擊,為確保安全,這些衙門就一律緊靠城南方向。

不過除此之外,這巡撫衙門也就與楊震以往所見過的武昌城和杭州城裡的巡撫衙門沒什麼兩樣了,一樣的規制,一樣的氣派,唯一稍顯不同的就是這裡衙門的外牆極高極厚,看著與外城牆也差不了多少。

楊震心裡明白,這是大同城最後固守的據點。一旦外城、甕城什麼的通通陷落,就連巷戰都遭遇敗績時,這巡撫衙門就將成為明軍最後的一道堡壘。當然,若真有那一天,只靠這裡的壁壘和裡面遠遠少於城中守軍的兵力,也只是作最後的掙扎罷了。

不過今日的大同巡撫衙門可沒有楊震心裡所想的那般悲壯,反而顯得格外歌舞昇平。接風的酒席宴早已在二堂那足可操練上千人馬的大庭院間擺上了一溜,當然,作為此番接風宴的主賓,他們的座位卻是在真正的二堂大廳之中。

待他們進入庭院後,便有下人趕緊去一旁張羅起來,頓時前面那高高矗立的戲臺上就響起了陣陣歡快的鑼鼓聲,幾個身手矯捷的戲子便在那兒高躥低蹦,賣力地演了起來。同時地,那些早已準備好的冷盤和墊肚用的果子糕點也流水般地被人端出來,擺放到每張桌子之上。

“欽差大人請!我大同畢竟是小地方,且又身處邊地,物品遠比不了京城,若有招待不周的還請大人多多包涵。”劉應箕一面說著場面話,一面揮手引著鍾裕他們往裡面的廳堂走去,顯得格外恭敬。

鍾裕口裡連道不敢,腳下倒是沒有停滯的意思,雖然他已決定公事公辦,但別人的一片好意他還是要領受的。官場之上總講究個面子,若自己連他們的這一頓接風宴也不接受,那就太得罪人了。

隨著鍾裕、楊震和劉應箕這三位身份最是高貴的賓主各自落座後,其他大同城裡的文武官員以及被請進來的京營軍官也紛紛坐下,隨後酒菜也迅速被下人們呈送上來,在劉巡撫拿著酒碗說了一大套迎接欽差的套話後,眾人便紛紛舉起了酒杯來。

但這時候,所有人突然就是一愣,因為他們發現本次接風宴的主角,欽差鍾裕雖然也拿起了酒碗,卻有些尷尬地沒有將碗湊到嘴邊要喝的意思,而是皺起了眉頭。

楊震端著酒碗,便聞到了撲鼻而來的辛辣酒味。雖然這時候的制酒工藝還達不到後世那般程度,酒精度數也沒那麼駭人,但聞著那沖鼻的氣味,楊震還是能大概判斷出這酒有四十多度的樣子。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這已算是天下間最烈的烈酒了。

鍾裕作為京官,雖然也難免會有些應酬,但他與人相交飲宴喝的多是滋味寡淡,酒精度很低的淡酒,現在一旦對上這等烈酒,自然就難以入口了。

但這時的劉應箕包括同桌的郭榮等人對鍾裕可就沒有剛才那般尊敬了,一見他有所猶豫,郭榮就呵呵笑道:“怎麼,鍾欽差可是嫌俺們這兒的酒不夠好嗎?但咱們大同軍中向來有個規矩,這頭一碗酒是無論如何都要喝的,那是對諸多兄弟的尊敬之意。”

“是啊是啊,還請大人莫要嫌棄咱們這兒的劣酒滋味不好,滿飲此碗!”一旁的其他官員也趕緊勸說道。就是劉應箕,這回也端著酒碗示意讓鍾裕喝下這一大碗足有半斤的烈酒。

楊震見狀,眉頭就微微皺了起來:“這是大同酒桌上的規矩?我怎麼就從未聽說過山西人有這種酒文化了?若是換了是蒙古或其他少數民族,我還能相信,你們嘛,這分明就是在刁難人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因為剛才在城門口被鍾裕或者說是他身後的朝廷給擺了一道,吃了個下馬威,這些大同官員心裡自然不服,想要找回些場面來。於是就想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