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9章 鹽引制度與國家供銷體系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中斷對社會階級的分析,張寒凌覺得暫時沒有必要和他們講這些,關於階級站隊的問題,後面涉及軍制改革的討論的時候再談。

“借勢,怎麼理解呢?現在皇權不下鄉的情況下,連政令都是有士人集團往下傳導的,同時,主導商品流通的商人又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附於這些士人集團的,那麼皇家想要做成買賣,就需要借他們的勢,讓他們主動幫你去宣傳產品,主動幫你去把產品運輸出去進行銷售。”

“而嚴格控制產品的生產環節,就是拿捏他們的軟肋,所以還是那句話,保密工作要做好,至少在你們賺到錢之前要保密。”

簡單闡述了一下借勢的方法,張寒凌進一步強調了保密的重要性。

聽到這裡,朱標父子恍然大悟,紛紛點頭表示明白。

原來如此,這才是真正的商業智慧!

透過藉助士人集團的勢力,可以讓皇家的生意迅速擴大影響力,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

但同時也要注意保密工作,避免競爭對手提前得知訊息。

“先生所言確是如此,孤也覺得只靠我們自身來進行銷售,很難推廣鋪開,也就很難賺到錢,所以需要利用他們來幫我們賺錢,但是具體應該怎麼操作呢?給他們下旨意,安排任務往下壓?”

朱標表示贊同借勢之說,但是對於具體操作上,還沒有形成以經濟手段促成經濟活動的思維,依然考慮以政治手段解決問題。

“其實前宋到你們現在,有個東西的銷售使用的制度,其實就有一點借勢的味道。不如你們一起猜一猜,看看是什麼制度。”稍一停頓,張寒凌賣個關子,讓老朱父子猜猜看。

“不錯,那咱爺倆兒就猜一猜,看看什麼東西的銷售與這借勢有關。標兒,一起寫在紙上吧,寫完了一同交給先生,看看咱們誰猜得準。”朱元璋沒有意見,也想看看是不是和自己兒子想到一塊兒去了。

不多時,兩人便將自己心中所想寫於紙上,並輕輕摺疊好,一同遞到了張寒凌手中。

他接過紙張,略微翻開看了一眼,只見兩張紙上都赫然寫著“鹽引”兩個大字。

張寒凌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心中暗自感嘆,看來這倆父子已經開始慢慢領悟其中的門道了。

他開口解釋道:“沒錯,答案正是鹽引制度。這個制度最初的目的,是讓沿海的鹽商們將食鹽運往內地銷售,而朝廷則透過控制他們的運鹽量來發放相應的路條。從本質上來說,這就是藉助商人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制度逐漸變得混亂不堪。

後來,甚至出現了許多大鹽商相互勾結、操縱市場的情況,最終使得鹽引制度名存實亡。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朱元璋對此表示懷疑,略帶顧慮的看著張寒凌。

“解決辦法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實行放開私營、擴大國營的政策。放開私營就是允許私人制鹽,但是實行產量配給,不允許他們規模太大。同時擴大國營生產,國營鹽場還要承擔戰略儲備的義務。依此方法,便能夠掌控鹽場的生產,控制食鹽的產量。”

“然後,根據市場需求和價格波動,合理地發放鹽引,從而調節市場上的鹽價。當鹽價過高時,可以適當增加鹽引的發放數量;反之,當鹽價過低時,則需要控制鹽引的發放。這樣一來,既能保證國家稅收,又能穩定市場秩序。”

“但是,這裡還是有個問題,那就是隻把控生產環節,會出現售賣食鹽的商人為了保持高價格,乾脆都不領取發放的鹽引,又或者他們囤積居奇,讓市場是食鹽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這就對底層百姓很不友好了。”

“解決辦法也好說,那就是朝廷介入銷售環節,建立全國統一的食鹽銷售體系,每個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