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試行海運 (第1/3頁)
“緬中都司?”朱翊鈞已經猜到申時行的想法,可還是作出詫異狀。
申時行躬身訴說,“皇上,緬中都司自設立以來,大小蠻寇悉數被剿滅。雖還有個別部落不太安分,但終究整體太平。”
“緬中都司,氣候溼熱,田地產出可達一年兩熟,南部地區甚至可達一年三熟。”
“且緬中都司新設,官兵皆有鬥志,作戰也好,軍屯也好,皆有保障。”
“以臣愚見,與其在我大明腹地苛求軍屯,莫不如徵調緬中都司的軍屯產糧。”
“移民緬中都司時,朝廷曾許諾遷移過去的百姓,三年不納賦稅。如今早已經過了三年之約,朝廷照例徵收,並無不可。”
“還有一點就是,緬中都司下轄只有衛所,沒有府縣,那裡的百姓都是軍戶。軍戶本就有為朝廷屯田之責。”
朱翊鈞點點頭,他清楚申時行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更清楚申時行不會讓他如願。
既然申時行將話題引到緬中都司上,朱翊鈞便順著他的話向下問。
“緬中都司的氣候溼熱,田地產出高。當初為了引導百姓移民戍邊,朝廷承諾三年不納賦稅。如今早就過了三年之約,徵調緬中都司的軍屯產出,倒也不算失信於百姓。”
“可是,緬中都司距離京師何止千里之遙,那麼多的糧食,如何運送?”
申時行明白,皇帝雖然是發問,但心中想的必然是走海運。
海運倒是省事,但能行嗎?
“回稟皇上,緬中都司境內,在巡撫宋一鶚與總兵鄧子龍的主持下,廣修道路。”
“臣以為可以讓緬中都司的官兵將各個衛所的軍屯產出運送至大金沙江江畔,而後走水路,沿大金沙江北上運送至雲南。再由雲南轉運至其他地區。”
緬中都司自設立以來,主要工作就三個。
一,鎮壓叛亂。
二,修建道路。
三,開展軍屯。
第一個和第三個,主要是由都司的衛所官兵負責。
第二個,主要是由被抓獲的俘虜和當地的部落動手,都司官兵從旁武裝監督。
反正修路的都是俘虜和土著,不是自己人,怎麼用都不心疼。
用人文地理上的一句話說,這些人都是豐富且廉價的勞動力。
所以,緬中都司的道路修建的又快又多,質量還槓槓的。
因為但凡是出現質量問題,修路的人一定會被問責。至於如何懲罰,全看當地官兵心情。
這些情況,緬中都司都要向朝廷彙報,只是具體的過程肯定不會彙報,而身為內閣首輔的申時行,對於這些情況自然瞭解。
就在申時行說完後,兵部尚書梁夢龍站了出來,“皇上,臣以為與其走大金沙江的水路,倒不如直接走海運。”
申時行眉頭一皺,斜瞥了梁夢龍一眼。
朱翊鈞眼前閃過一道精光,轉瞬又恢復正常,“梁尚書,走海運可不比走河運。”
“回稟皇上,臣巡撫山東時,曾試行過海運,對海運也有些瞭解。”
“仔細說說。”
“臣遵旨。”梁夢龍躬一下身。
“臣蒙皇上信任,執掌兵部,對於緬中都司的情況,臣有所瞭解。”
“緬中都司氣候溼熱,降雨多。河流水量充沛,大金沙江更是貫通緬中都司南北。”
“然而,緬中都司南部多平原,北部多山地。在平原地區走水路。自然無虞。可在北部山地走水路,並沒有那麼容易。”
“山地地勢起伏跌宕,高低錯落,行進困難。就算是運送至雲南,可雲南更是多山地,再經雲南轉運至其他地區,沿途不知要損耗多少。”
“若是走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