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3章 看準時機 (第1/2頁)

加入書籤

劉秀挑眉,“‘素有膽決’,確實算是一個不錯的評價了。”

在史書上,能夠被付以正面評價的,已經算是人中的少數;而正面評價中,不是什麼簡簡單單的“忠”“孝”一類,而是正兒八經涉及到這個人的處事頭腦心性等,更是又剔除掉了一撥人。

能上史冊的,並非所有人都有涉及到“評價”的部分,不少人屬於被記錄了事跡,但並沒有“評價”;有“評價”的,有些只是大而化之、概括籠統、堪稱是統一模板的評價,比如常規的忠孝之類;只有剩下的一部分人,有真正意義上的“評價”。

而在這最後一部分人中,評價還要分好壞,是正面積極,還是負面批評。

特別是,徐道覆還是一個反抗朝廷的、可以算作是暴亂分子的人。

這種人,能夠在史書上得到一個“素有膽決”的評價,屬實不低了。

就算是其他兩個評價,《南北史演義》和《南史演義》,同樣也給了徐道覆一個不低的評價。

前者,是在孫恩、盧循、徐道覆三者之間進行了一個高低評判,徐道覆得到了最高評價;後者,雖然還是提到了徐道覆亂臣賊子的身份,可是還是不忘提到他的智謀水平,非要說的話,還頗有幾分惋惜的意味。

能有這樣的評價,能有這樣的惋惜之感……徐道覆的水平確實不低了。

至少能看的出來,要比孫恩盧循、以及一大部分東晉官員的水平要高。

而他這一次隱藏木材的方法,就是一個證明。

確實很聰明。

-

“藏富於民,藏於民……”對於徐道覆想到的方法,李世民也得表示這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隱藏之法。

《孟子》中有言,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萬民之心——這其中體現的,就是廣大百姓的力量。

雖然很多時候百姓是隨波逐流的,是被動的,是被驅使被引導的,但是如果能夠反過來利用百姓的力量,那確實能夠得到一股巨大的力量,就比如曾經的張角太平道。

徐道覆的這個做法,雖然不是去“得人心”,但也確實是去利用了普通百姓的力量。

把大量製作戰船的木板分散開來,放到百姓家中,誰能夠意識到這些普普通通的木板背後的意味?誰能夠敏銳地發現這些木板背後的主人?

購買這些木板的百姓們自己都沒有察覺,不把百姓當回事、自恃身份高高在上的官府又有幾人能夠發覺?

最少,東晉的這些個官員們是發覺不了的;劉裕或許能察覺,可他又不在當地。

這就是民的力量,也可以算是是人心、民心的力量的體現。

而這還是徐道覆利用百姓,並不告知百姓實情,並沒有真的爭取百姓的支援的情況。

如果他不是這種背後利用,而是真的讓百姓們知道了實際情況、知道這些木板要用來幹什麼、並且還獲得了百姓們的支援呢?

他能夠做到什麼地步?百姓們又能做到什麼地步?

只不過,他沒有真正地發動百姓。

對於徐道覆後來索取木材的做法,李世民理解,但又不是很贊同——如果徐道覆能夠給這些百姓們相應的錢財的話那就算了。

但是徐道覆這麼做的機率吧……實在是不高。

之前的百姓們為了購買木材,甚至變賣衣物;如今沒了木材,還沒了衣物,也沒了錢,他們的損失太大了——衣物本身也非常有價值,對於普通百姓而言。

徐道覆這個做法,從這個角度來看,完全就是大坑特坑。

至於說普通百姓是貪圖便宜所以才買了這些木材……

李世民雖然不是什麼窮苦出身,但也能夠理解這種做法。

百姓們太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