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4章 何無忌 (第1/2頁)

加入書籤

“只想保有一日平安,等著東晉朝廷理順局面,這當然是沒有未來的。”劉邦慢悠悠地道,“從這一點上看,這個徐道覆的才智確實勝過盧循。”

“只不過,他看起來對劉裕能夠打下那個‘南燕’毫無懷疑?”

作為平定了桓玄、如今的兵權在握的人,劉裕顯然是此時的東晉中真正的主事者,也是真正有能力平定各種起義、反叛的人。

所以,盧循和徐道覆兩人真正的敵人,是劉裕;而多半,他們是打不過劉裕的。

這些判斷都沒有問題。

而基於這樣的判斷,徐道覆認為,在如今劉裕出征的情況下,已經是他們兩人最好也是最後的機會,如果能夠趁著這個機會站穩腳跟、攻破建康,那說不定還能有些機會。

——這個思路倒也不算有問題,至少要比盧循一點也不想出兵要好很多。

當然,雖然思路不能算錯,可徐道覆和盧循二人如果真的這麼做了,最終獲勝的機率也是相當之低的,別說他們能不能打下來建康,就算真的打下來建康,他們也不可能就此安枕無憂。

別的不說,比如,他們覺得自己要趁著劉裕出兵來發動攻勢,那等劉裕回來了呢?他難道不能打下來被盧循和徐道覆佔領的建康嗎?

當然,這是另外的事了。

現在的主要內容,是徐道覆勸說盧循時說的內容。

在徐道覆的理由中,劉邦卻感受到了一點,那就是他對於劉裕的實力的相當信任。

劉裕去出征討伐南燕了,所以這時候東晉國內空虛,是個好機會!

然後呢,然後徐道覆就告訴盧循,如果不抓住這個時機,等到劉裕平定南燕歸來之後,就是我們大難臨頭的時候……

雖然不排除這裡面有徐道覆的私心,為了成功勸說盧循、渲染日後的可怕,所以言之鑿鑿說“等到劉裕平定南燕歸來之後”;

但是,你難道就沒有覺得劉裕可能征戰在外然後戰死回不來了?

就這麼直接說“等到劉裕回來”,言外之意,不就是劉裕一定會回來麼?

而且,劉裕不僅會回來,還是會在“平定南燕”之後回來——就沒有可能是沒能獲勝,最後不得不回國?或者說,雙方打了個平手,劉裕可能略佔上風或者略略下風,然後選擇先行回國?

反正不管他怎麼回來的,都不妨礙他鎮壓盧循和徐道覆。

但是,徐道覆還真的是覺得,劉裕會成功平定南燕,並且能夠歸來,然後在歸來後還能即刻開始處理自己和盧循的事情……

這也算是對劉裕的能力的相當信任了。

劉邦不由感嘆。

雖然他不知道這個南燕到底是什麼情況,但這個名頭一聽就好歹算是個國家,且不是那種已經徹徹底底風雨飄搖、稍稍碰一下就能散架的國家——

要是這樣的國家,那東晉之前總也會有人想要試一試。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劉裕領兵出征,東晉朝中是什麼看法不清楚,但是與其為敵的徐道覆卻真心實意地覺得,劉裕遲早會獲得勝利然後帶領大軍凱旋。

這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了劉裕的個人能力、麾下的兵力確實都在一個很高的水平線上。

想來過不了太久,劉裕就該成功登基了。

【盧循那邊一路向北,徐道覆這邊也同樣。】

【在徐道覆陸陸續續攻佔了不少城池之後,他遇到了江荊都督何無忌,此人正是那句“何、劉二人”中的“何”。】

【何無忌,劉牢之的外甥,元興三年的時候,與劉裕等人共同擊敗了桓玄,並掃蕩完了桓氏的勢力,其後成為江州刺史,並受封安成公。】

【何無忌算是一員猛將,但他卻不是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