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再二再三 (第1/2頁)
曹操很快發現了這段內容中的一個問題:“這一次進攻高句麗?這一次?”他有些不可置信,“這楊廣難道還不止一次去打了高句麗?”
旁邊的謀士們也覺得這句話似乎是一個暗示——楊廣打高句麗,不止一次!
不過,這件事確實是震驚到了曹操等人。
楊廣為什麼這麼熱衷於打高句麗?高句麗有什麼必須要在短時間內打下來的原因?還是說高句麗對楊廣有什麼特殊之處?打了一次還不夠,還要打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打高句麗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在國內已經動盪紛紛,動亂頻頻的情況下,還要這麼勞師遠征,大規模動兵,調動國內的人力物力,就絕不是一個正確的、正常人的選擇。
所以,楊廣為什麼一定要打高句麗?
-
李世民再次看到楊廣的種種行為,還是覺得大感震驚,大開眼界,難以理解。
出兵打仗,而且是在外、百萬大軍、傳訊速度有限的情況下,非要讓各軍的進止都上報給皇帝、得到回覆之後才能進行……楊廣的腦回路到底是怎麼長的?
他難道是覺得對面的軍隊會等著他做出回覆並且傳信到軍中之後,才會發生變化?
李世民以自己的人生閱歷,以李淵的人生閱歷保證,世界上根本沒有這麼善解人意的軍隊!如果有,那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對面的軍隊也一樣腦子有病!
楊廣這樣的行為,就是在極大地貽誤軍機,就是在葬送隋朝士卒的性命,葬送隋朝軍隊獲勝的可能——有那個時間把訊息走上一個來回,隋朝的將領早就能夠做出相當多的應對,對面的軍隊也同樣能夠做出相當多的改變。
而後面的那個命令,本身或許還好,就是可能會讓軍隊面臨掉進陷阱——對方假裝投降然後反戈一擊之類的情況,雖然這些陷阱也已經足夠致命;
但是,把這個命令和那前面那個命令合到一塊兒去,那就是絕殺!對隋朝軍隊的絕殺!
只要高句麗能抓住這個巨大的漏洞,假裝投降,拖延時間,恢復力量,整頓軍隊和民心,表示拒絕投降,繼續抵抗……這麼一套下來,別的不說,隋朝軍隊計程車氣就會迎來巨大的磨損。最終,原本能夠攻克的城池,也會變成無法跨越的天塹。
——而事實上,高句麗也正是這麼做的。
至於最終那個“士卒負重超過三石”的事情……李世民就更是隻能歎為觀止了。
隋朝的一石具體的重量在初期和末期有所不同,但即便是後期的計算方式,三石的重量也絕非普通人能夠長期負擔的——何況士卒每日還要長途行軍。
更何況,楊廣第一次攻打高句麗的時候,也還算不上隋朝末期,也就是說,當時計程車卒差不多就是按照隋朝初期的那個“三石”的重量負擔在身……
這種情況下,他們怎麼可能不絞盡腦汁想要減輕負重?
而不管是兵器還是行軍裝備,都不是能夠輕鬆丟棄還不被人發現的,那麼,不那麼明顯的也就只剩下了糧食。
攜帶的糧食不夠,他們可能在抵達目的地的時候餓死、或者走不到目的地;但是如果一直攜帶原有的負重,那他們就會連走都走不動,一定要走的話,可能沒兩天就會累死。
就算是都要死,那也要選擇一個看起來死的晚一點的方法。
——宇文述等人難道不知道士卒們根本無法負擔這樣的重量嗎?
李世民覺得不至於。
但是即便他們知道,又能怎麼辦?乾脆讓士卒們放棄一部分糧草,或者放棄一部分其他東西嗎?
都不可能。
唯一的方式,其實是重新安排糧草後勤的運輸和補給,但是這又不由他們決定;以及,總也有些人並不想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