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7章 天災饑荒 (第1/2頁)

加入書籤

李世民嘆息:“所以,地方官府的各方面能力同樣非常重要……”

像是竇建德這個事情,如果當時的地方官府能夠正確處理、有效處理,那麼事情會如何發展就不一定了——雖然不能說竇建德就會對隋朝忠心耿耿絕不起義了,這當然不可能;但是至少不至於讓竇建德現在就跑路。

當然,說不定地方官府是真的找到了什麼證據,可能是竇建德勾結盜匪的證據,也可能是竇建德有反心的證據——說實話,李世民覺得,至少前者不大可能,竇建德本人還是很關注同鄉人乃至附近鄉鄰的,不太可能跑去勾結盜匪坑害周邊百姓;

只不過,就算是找到了證據,當地官府的處理方式也同樣有問題。

如果覺得竇建德有問題,不論是否有證據,第一要務是要將其控制起來。不論是能夠直接抓捕,還是做不到抓捕只能採取其他迂迴手段,核心目標都是控制住對方。

直接抓住最好;不能直接抓住,那就不能讓對方跑掉,可以不讓對方察覺、使其照常生活、暗中尋找時機慢慢抓捕。可以設定陷阱引誘對方以期抓捕……

誰家會像是這個官府一樣,不去直接抓竇建德,而是把竇建德全家男女老少都抓起來殺了?

腦子進了多少水?

要抓也是要先抓住竇建德啊!

如果非要抓他的家人,那也不能直接二話不說就把人全殺了吧?

結果好了,不光竇建德本人跑了,連被劃歸到他手下的二百士卒也都給跟著一起跑了!

李世民不由自主地把情況代入到了大唐,要是大唐好好的,地方官府這麼一個神奇操作,然後本來能夠快速平靜處理的事情,就變成了地方上需要出兵的不小的事情……

他抖了抖,不願意繼續想下去。

必須,把地方官府的能力也抓起來!中央朝廷官員的能力當然重要,不能出岔子;但是地方官員的能力也不能是什麼扶不上牆的爛泥!

【而同樣是大業七年,還有另一支關鍵力量誕生了,那就是三大農民起義軍的另一支,與竇建德這一支可以直接以竇建德命名不同,這一支隊伍,通常被稱作是“瓦崗寨”。】

“大業七年……可真是風起雲湧的一年。”

劉秀喃喃道,這大業七年,可真是發生了太多的大事。

楊廣在自己的絕路上越走越快,還在全天下放了一把大火;這把火一放,還真的不等翻過年去,就在大業七年,就燒出來了這麼多不世之材。

劉秀有些好奇,也不知道這個時候,朝中有多少人看出來了隋朝江山不穩乃至與可能傾覆的未來;而看出來的這些朝中官員貴族,他們是去勸諫楊廣了,還是去暗中做其他準備了……

這些做準備的人之中,有多少是打算尋摸尋摸下一位明主然後儘快站隊以求奪得先機,有多少是打算自己親自下場看看自己是不是下一位明主。

而朝中的這些暗流湧動,在大業九年那個叫做楊玄感的直接反叛之前,楊廣到底有沒有察覺到呢?

【在這裡,我們再補充一點當時的天災情況。】

【前面提到過,山東、河南洪澇,且有黃河逆流,這是大業七年的事情;就在大業八年,天下大旱,同時還伴有疫病流行,特別是關中地區、崤山以東地區。】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朝廷對於糧倉卻看得很緊,極少開倉放糧——舉個例子:】

【隋朝名將張須陀,彼時恰好在齊郡當郡丞,齊郡的治所就是現在的山東濟南。此時當地爆發饑荒,糧價飛漲,張須陀覺得這個時候必須得官府放糧救濟災民。

但是當地的其他官員覺得不應該開倉放糧,倒不是他們就根本不在乎百姓或者已經把糧倉裡面的糧食偷偷倒賣了,而是覺得開倉放糧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