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外交變局 (第1/3頁)
高盧國,巴黎,總統府。
恢復平靜的巴黎,讓總統勒布侖放鬆了不少。這場暴亂的推動者,暫時無從得知,因為參與者大部分是對政府不滿的人或各黨派人士。
他們試圖攻佔議會,改變政府。
好在,巴黎的人民不受他們的蠱惑,配合政府平息了暴亂。
新的內閣總理上任後,勒布侖的關注點放到外交事務上。
在去年12月,高盧國和蘇盟外長達成共識,為保衛和平,反對黑黨,必須採取集體安全措施,於是雙方分頭搖人,成立‘東方公約’。
事情一開始比較順利,然而,到了關鍵時刻,波瀾跳出來作妖了。
波瀾死活不願意和蘇盟站在同一陣營,甚至擔心蘇盟借道後賴著不走。其實,勒布侖知道,兩個擁有千年大仇的國家,短時間無法化解矛盾。
為此,高盧國準備給波瀾更多的利益,讓其同意,並保障其安全。
可是,波瀾不領情,轉頭和漢斯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讓‘東方公約’名存實亡。
包圍漢斯國的計劃破滅,高盧國必須再想辦法。
勒布侖看向新上任的外交部長巴爾圖,“巴爾圖,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巴爾圖是一個外交強硬派,自然想要繼續圍堵漢斯國,他的心中已有計劃,“總統閣下,我有兩個提議,一是繼續拉攏蘇盟,建立軍事同盟,從兩線包圍漢斯國,一旦爆發戰爭,兩面夾擊。
二是利用羅馬國和漢斯國在奧地利上的衝突,拉攏羅馬國,必要時,可建立軍事同盟。”
幾天前,高盧國和鷹國才促成‘巴爾幹協約’,讓巴爾幹國家組建了軍事同盟,遏制羅馬國的擴張。
不過,這不影響高盧國拉攏羅馬國的意圖。
外交,就是一手打壓,一手拉攏,這點高盧國和鷹國玩得溜。
勒布侖的想法和巴爾圖是一致的,他極力避免戰爭,但不能看到漢斯國的威脅越來越大。
“好,巴爾圖,計劃由你全權負責,你先去一趟倫敦,和鷹國商議。”
地中海的外交政策,繞不開鷹國。
對於鷹國,勒布侖頗有微詞,在組建‘東方公約’時,鷹國就拖拖拉拉的,各種挑刺推脫,計劃失敗,鷹國有一部分責任。
“好的,總統。”巴爾圖信心滿滿。
鷹國和高盧國不謀而合,於是,巴爾圖和西蒙飛向羅馬。
經過一番的經濟利益交換,鷹國、高盧國、羅馬國於一九三四年二月十八日發表宣言,保障奧地利的安全和完整性。
墨索尼得到了實惠,外交政策偏向鷹國和高盧國,他發現,兩國為了對付漢斯國,真的會捨得。他感覺偉大的事業正變得順風順水。
先是伊班牙提供了先進坦克,後是利比亞發現石油,現有高盧國和鷹國主動送上利益,他認為,‘帝國夢’的程序要加快了。
墨索尼發現自己可以利用漢斯國的威脅,讓高盧國和鷹國不干涉自己對東非動手。
於是,墨索尼加大動作,派人前往奧地利和匈牙利,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係,讓高盧國和鷹國看到羅馬國的實力。
同時,墨索尼秘密下達軍事準備,提前佈局東非。
...
浠特樂看到高盧國和鷹國一計不成,又來一計,對他來說是個大麻煩。兩國不好好發展經濟,整天想著圍堵他,令他很不爽。
他必須想辦法打破兩國的一致性。
他深知鷹國的尿性,那就是一貫主張大陸均衡策略。目前,相比漢斯國,鷹國最擔心的是東方的北極熊,不,應該說,從蘇盟建立以來,歐陸無時無刻都在憂慮。
高盧國想要拉攏蘇盟對抗漢斯國,而鷹國自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