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竹林七賢 (第4/6頁)
而不失己”,他第一次將“自然”與“無心”並列,提出“自然無心”的玄學概念,認為只有“自然無心”才可以“得全於天”,要求士人“自然無心而自爾”。面對名教,他主張採用“順”的態度,這種“順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在社會上引導了士人“任自然”的風尚。
養生思想:向秀認為人的壽命是命定而有限的,因為每個人先天稟賦的氣不同,決定了人的壽命也不同。他主張順欲,認為人的情慾是與生俱來的,應該充分享受感官快樂。同時,他也強呼叫智順欲,認為人受形於造化,是天地間生物中最有靈性者,應運用心機和智慧滿足自己的慾望。另外,向秀還提出以禮節情,認為心智對慾望的追求要有限度,對於自然性的慾望要節之以禮,對於社會學性的慾望要求之以道義。
“自生自化”論:向秀提出了天地萬物“自生”“自化”的概念,並把它當成自己的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理論承認生和化是客觀存在,認定生和化的動力來自事物的本身,形成了魏晉玄學的另一派——崇有論的雛形。不過,向秀的崇有論還較為初始,仍沒有擺脫貴無論的影響。
3. 著作成就:
《莊子注》:向秀在前人對《莊子》的舊註上另闢蹊徑詮釋,為當時計程車人們闡明瞭如何才能忘途歸真而遊於日新之道的道理,標誌著魏晉玄學由老學向莊學的轉化及晉代莊學的正式確立。向秀妙演《莊》義的遺文,主要散見於張湛的《列子注》及劉孝標的《世說新語注》、陸德明的《莊子音義》等。但對於今本《莊子注》的作者是向秀還是郭象,學界仍未有定論。
《思舊賦》:向秀赴洛陽任職途中,特意繞道山陽嵇康別墅,吊朋思友,有感而發創作了《思舊賦》。因當時社會黑暗,對不同政見者採用恐怖高壓政策,向秀對自己老友的懷念不敢直抒暢言,而是採取隱晦曲折的筆法,表達了對嵇康、呂安的冤死悲憤、惋惜的悼念之情和對司馬氏的憤懣。
《難嵇叔夜養生論》:這是向秀針對嵇康所寫《養生論》的文章,表達了他對養生的一些獨特看法。
王戎(公元234—公元305年),字浚衝,琅玡郡臨沂縣(今山東省臨沂市白沙埠鎮)人。他是三國至西晉時期的名士、官員,出身名門望族琅琊王氏。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生平經歷:
早年聰慧:王戎自幼便表現出聰慧沉著的特質。六七歲時,他在宣武場看戲,猛獸在柵欄裡吼聲震天,眾人都嚇得避走,只有王戎一個人站在那裡不動,神色鎮定,連魏明帝在閣樓上看到了都非常驚奇。他還曾和一群孩童在路旁玩耍,看到李子樹上有很多果實,其他人都爭著去摘,只有王戎不去,他說:“李樹在路邊而且果實那麼多,一定是苦李”,眾人摘了後發現果然是苦的。
竹林之遊:王戎少年時,與阮籍成為忘年之交。阮籍和王戎父親王渾相熟,王戎當時在郎舍。阮籍每次去王渾的居所,待一會兒就走,但去看王戎的時候,很久才出來。阮籍曾對王渾說:“浚衝清雅高尚有見識,非你可比,和你說話,還不如和阿戎說話。”王戎是竹林七賢中年紀最小的一位,與阮籍、嵇康等人竹林之遊,談玄唱和。
仕途經歷:王戎初襲父爵,後被大將軍司馬昭闢為掾屬。他曾為荊州刺史、豫州刺史,加建威將軍。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參與西晉滅吳之戰,戰後以功封安豐縣侯,人稱“王安豐”。此後歷任侍中、光祿勳、吏部尚書、太子太傅、中書令、尚書左僕射等職。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位列三公。不過,永康元年(300年),趙王司馬倫發動政變,王戎被牽連免官,後被起用為尚書令,再拜為司徒。永安元年(304年)七月跟隨晉惠帝司馬衷北伐,兵敗後隨帝回到洛陽。同年十一月,晉惠帝被挾持遷往長安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