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黨錮之禍 (第2/4頁)
打贏這場仗,不能讓大家白白犧牲。他大聲喊道:“諸位將士,董卓禍亂朝堂,我等身為大漢軍人,豈能坐視不管!陛下有詔,命我等進京誅滅董卓,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今日,便隨本將軍出征,建功立業,護我漢室江山!”話語間充滿了力量與決心,迴盪在整個軍營上空。
“願聽將軍號令,誅滅董卓!”將士們齊聲高呼,聲震雲霄,那氣勢彷彿要衝破雲霄,直搗洛陽城去。每一個士兵的臉上都洋溢著激昂的神情,他們對董卓的惡行也早有耳聞,心中憋著一股勁兒,此刻聽到將軍的號召,都恨不得立刻就奔赴洛陽,與那董卓決一死戰,為大漢除害,為自己爭得一份榮耀。
隨後,皇甫嵩便率領著這支軍隊,悄然踏上了進京之路。一路上,為避免打草驚蛇,他們晝伏夜出,專揀人跡罕至的路徑行軍,遇到村莊城鎮也是繞道而過。每到白天紮營休息時,皇甫嵩都會親自巡查營地,叮囑將士們保持警惕,不可有絲毫鬆懈。他心裡清楚,一旦被董卓發覺,他們這支孤軍深入的隊伍必將陷入重重包圍,後果不堪設想。行軍過程中,身體的病痛時不時地襲來,每一次發作,都讓他冷汗如雨下,但他總是強忍著,不讓將士們看出異樣,心中不斷給自己打氣,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住,一定要趕到洛陽城。
與此同時,洛陽城中的劉辯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另一項重大舉措——解除黨錮。劉辯深知,黨錮之禍使得眾多賢能之士被排除在朝堂之外,他們心懷報國之志卻報國無門,而這些人對董卓的專權亂政同樣憤恨不已。若能解除黨錮,將他們重新吸納進朝堂,那無疑會匯聚起一股強大的力量,共同對抗董卓,扭轉漢室如今岌岌可危的局面。
早在決定此事之前,劉辯便已暗中派人去調查那些曾受黨錮牽連之人的情況,詳細瞭解他們的才學、品行以及過往經歷,還讓親信的宦官和一些可靠的官員去接觸這些人的家屬或舊友,側面探聽他們如今的態度和想法。每收到一份關於那些賢士的訊息,劉辯都會仔細研讀,心中既為他們的遭遇感到惋惜,又對他們的才學和品行暗暗讚賞,愈發覺得解除黨錮是勢在必行之舉。他時常在宮殿中踱步,腦海中想象著那些賢士重回朝堂後的場景,心中燃起一絲希望,彷彿看到了漢室重新振興的曙光,可一想到董卓那囂張的氣焰和強大的勢力,又不禁眉頭緊鎖,深知此事必定困難重重,需要萬分謹慎。
接下來,劉辯開始謀劃如何在朝堂上提出並推動解除黨錮這一舉措。他先是與幾位心腹大臣私下會面,這些大臣皆是對漢室忠心耿耿,且在朝中還有著一定的影響力,雖然平日裡也受董卓的壓制,但一直在尋找機會反抗。每次會面,劉辯都會屏退左右,與大臣們圍坐在密室之中,燭火映照下,每個人的臉上都透著嚴肅與期待。
劉辯將自己的想法和計劃一一道來,大臣們聽後,先是一驚,隨後眼中皆燃起希望的光芒。一位名叫盧植的大臣激動地說道:“陛下此舉,實乃英明啊!那些因黨錮之禍受冤的賢士,皆是我大漢的棟樑之才,若能將他們召回,朝堂之上必能增添諸多助力,對抗董卓也就多了幾分勝算。想當初,李膺大人剛正不阿,一心只為朝廷肅清吏治,卻因觸怒權貴,被冠以黨人之罪,含冤受屈,遭致罷官流放,如此賢能之士,不能為朝廷所用,實在是我大漢的一大損失啊!還有那陳蕃大人,為了匡扶漢室,不惜以死抗爭,其忠義之心,天地可鑑,可就是這樣的忠臣,也因黨錮之禍被打壓,實在令人痛心疾首。如今若能解除黨錮,讓這些賢士重回朝堂,必能重現我大漢朝堂之清明,一掃如今這烏煙瘴氣的局面吶。”盧植邊說邊微微顫抖著雙手,心中既為劉辯的果敢決定感到振奮,又有些擔心董卓那邊的反應,畢竟那可是個不好對付的主兒,可一想到能讓那些賢士重歸朝堂,為大漢效力,又覺得此刻必須支援陛下,哪怕有風險也值得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