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吾妹千秋 第17節 (第2/4頁)

加入書籤

她快步走回屋,梨花木門在祁令瞻面前關上,落了門閂。院中重又幽靜下來,夏日風嫋無力,只微微搖動花影,掠起叢中幾聲悽清的子規啼。

得了姚丞相的默許,六月底,立後的詔書終於從中書門下透過,御馬飛馳,金鞭開道,頒往永平侯府。

內侍省都知王化吉代為宣旨,他的聲音敦和溫厚,仍壓不住旨意中的鏗然金石之聲。

“諮聞永平侯府之女祁照微,出身名門,天質毓秀,德溯尚書,行比春秋。文可冠群雄之卓見,武如臨鶴唳之英姿。風猷昭茂,照臨四方;道法乾坤,明申王化。朕嘉慕矣,立爾為後,作配朕躬,同輔王業,賜號明熹。”

立後的詔旨本應由北門承旨擬就、翰林學士弼正,歷代措辭雖有不同,但內容基本不變:先贊其容貌美麗,再頌其秉性謙卑,期許其能相夫教子,躬行女戒,以賢惠、恭順為美德。

然此封詔旨明文卻出自參知政事祁令瞻之手。

他從北門承旨鄧文遠手中截過金絲絹布時,起初無人在意,以為大局已定,只如從前那般走個過場。

可如今當眾宣讀,聞其字字尊揚,落地時無明珠細玉的纏綿,卻有日月同輝、龍鳳共御之闊然。

包括宣旨的王化吉在內,眾人皆暗暗心驚。

照微跪地直身,揚臂承接聖旨,聲朗氣清,肅然道:“臣女祁照微,謹遵聖旨。”

是年為嘉始四年夏六月,據後世野史中載言,詔旨頒佈當夜:“忽至夏雨如垂瀑,祛旱驅炎,迎爽納涼。此後田增碩苗,塞生沃草,是天降大豐之兆,以嘉明熹皇后之德矣。”

封后大典定在重陽節後,禮部忙著定流程,內侍省忙著裁製禮服。按仁帝時的慣例,天子立後可著通天冠與絳紗袍,此為皮弁之服,地位等同於南郊春獵。

祁令瞻卻覺得此舉不妥,為此特意寫了封摺子,論述道:“昏禮以天地、宗廟、社稷為主,有鬼神、陰陽之意,當服袞服、戴冠冕,以最高禮迎之。”

他雖是三甲出身,做過翰林學士,但對禮制儀典的熟悉程度尚比不過禮部那些幹了幾十年的碩儒老頑。為了論證立後之禮當與宗廟之禮平齊,祁令瞻親自翻閱了上百冊禮制儀典,上可追溯到三代,近可尋例到前朝,短短一兩月之內,寫了十二封摺子與禮部官員爭論正統。

常是夤夜燈深,人聲俱息,祁令瞻伏案寫到眼前昏聵,手腕脫力,方起身走到窗邊,聽夏蟲切切,飛蛾撞盞。

他仍在默默起草腹稿,夏風拂面而過,闔上眼,他的腦海中浮現照微身著五彩翟紋深青織、頭戴鳳珠翠冠,與服袞冕的帝王同行,昂然接受百官朝拜的模樣。

她的美麗與氣度非小家碧玉可擬,定要國器重鼎與之相襯。他如今所爭之一切,是為了讓她所得到的禮遇,能配得上她曾為之屈尊受辱、為之捨棄自由。

而不僅僅是為了仇恨。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鳴於高崗,聲徹九州,非梧桐不棲,非醴泉不飲。這皆是照微所應有的,他會盡所能爭取給她,直到千帆過沉舟,到他再也觸不到的地方去。

祁令瞻行至院中,見月下竹影搖曳過牆,另一側就是照微的院子,此時燈火俱熄,想已熟睡入夢。

九月立秋之後,他將再不會與照微僅有一牆之隔的距離了。思及此,血熱猶冷,難免生出幾分寂寞。

流光飛逝,蓮花落盡,玉藕暗成,轉瞬到了封后儀典的日子。

照微提前三天住進坤明宮,由女官教習儀典禮儀,到了這天清晨,寅時便要起床穿衣整裝。

祁令瞻最終以一己之力壓過禮部,爭取到了與祭宗廟同等規格的封后儀典,她今日要穿的禮服要與長寧帝的袞服冠冕相稱,因此章文華美,層層繞身,十分繁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