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34節 (第1/4頁)

加入書籤

萬一給晉安城方向的援軍打了個措手不及,登岸步卒就很難控制傷亡。

趙青山要留在東衝口指揮水營,韓採芝要統一指揮步營登陸,張苟遂主動要求去打鑑山……

趙青山點頭同意張苟的請戰。此次隨船隊南下的步卒僅三營兵力,雖說要同時攻打三沙灣沿岸的八個鎮埠,趙青山還是派陳漬率一營甲卒隨張苟行動,等攻下鑑山之後,陳漬可以再率甲卒沿鑑山兩線運動。

浙閩大都督在鑑山設有一座哨臺,也是浙閩大都督在三沙灣沿岸僅設的兩座烽火哨臺之一,駐有三十名烽兵。

登陸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力,各沿海鎮埠的防守以私兵為主,少量的浙閩叛軍都集中在霞浦、蕉城、羅源三座城池裡。

登陸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力,周圍兵力有限的浙閩叛軍,也根本無法在近兩百里長的海岸線上建立什麼有效的防搶灘防禦。

登岸甲卒主力守在山下,防備兩邊的浙閩援軍,張苟與陳漬親率一哨甲卒從正面冒著敵卒的箭矢,強登上才二十多丈高的鑑山,將敵卒封鎖在哨臺裡。

哨臺藉著鑑山的地形而建,本身沒有多高,不足兩丈,週二十丈,連最簡陋的戰棚也沒有,頂上只有一個茅草篷給守臺的烽兵遮風擋雨。

從先潛上岸的哨探那裡知道,除了三十餘民勇外,鑑山哨堡在之前沒有更多的援兵進入,登山時打死七八人,哨臺裡的守卒不足六十人,還都是些雜兵。

陳漬喜歡直截了當,再說他們要先打下這處哨臺,才方便韓採芝指揮更多的步卒登岸,攻打三沙灣沿岸的鎮埠,時間緊迫。

“將哨臺上的那座茅篷點燃,拿弓弩壓制守卒,然後派三隊甲卒從三面強攻即可!”陳漬蹲在大盾背後,跟張苟商議怎麼打哨臺。

“……”張苟沒有反對陳漬的戰術,讓他去安排,倒有些感慨鑑山哨臺的簡陋。

從這裡也能看出奢家的窘迫。十年東閩戰事,八閩雖說能維持不敗的局面,但內裡已然虛弱不堪。奢家佔據浙東之後,從浙東、浙南掠奪來的資源,主要也是用來支援浙東、浙西戰線,晉安腹地並沒有得到多少休養生息的機會。

陳漬率甲卒很快將哨臺打了下來。

守哨臺的雖說多為雜兵,但冒著箭石強攻,傷亡也避免不了。

組織人手將傷卒送上船去,陳漬率甲卒主力往北奔襲北邊的漳灣鎮,張苟率一哨甲卒守鑑山,他登上鑑江半島的制高點哨臺,空氣裡瀰漫著草木給燒焦的味道。

張苟眺望周圍地形,比從地圖上更直觀的將三沙灣收入眼底,也更能理解大人為何親自將這次南襲的重點定在三沙灣。他們則甚至不惜昨夜在南北兩邊投入兵力攻打平潭島、東安島,來分散奢家的注意力。

東海寇從江浙、江淮掠奪來的財貨,曾一度在三沙灣大量的傾銷,海寇在三沙灣一擲千金;後期也有許多海盜頭子交出手裡兵力,就在三沙灣買地造屋定居,這些都造成三沙灣沿岸諸鎮埠的畸形繁榮。

也由於海寇在三沙灣傾銷掠奪來的財貨,極為廉價,而海寇的放縱享樂生活,也帶來極大的商機。然而這些貿易跟商機,幾乎都給八姓世家壟斷,三沙灣同樣也聚集了八姓世家的許多產業。

洗手定居三沙灣諸鎮埠的海寇,幾乎是閩東地區海貿意識最強的一群人。

在東海寇勢力靖平之後,整個閩東沿海,除了浙閩大都督府壟斷的海貿,其他與海東、南洋地區聯絡的海船,幾乎都是從三沙灣發出。

東閩發展海上勢力的潛力,比如說造船場等,有相當一部分給奢家直接控制在手裡,集中在閩江口內部的晉安城周邊;而民間發展海上勢力的潛力卻主要集中在三沙灣。

跟淮東一樣,貌似淮東軍司所掌握的觀音灘船場,更直接代表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