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節 (第1/6頁)
面對香樟裡裡正羅復的質疑,林縛也沒有多少遲疑,說道:“裡甲以賑濟鄉民為先,若是外鄉人湧來太多,超過裡甲的賑濟能力,裡甲需派人送他們到九華寺、紫琅山、鶴城司三處集中救濟,這三地都有救災營。要是鄉里這點責任都不盡到,使路有餓死骨,我仍然要追究分轄裡甲的罪責!”又問這一路跟隨過來的幾十個受災難民,“你們有多少人是外鄉過來的?好不容易開墾出來的零碎田給淹了,草棚子給淹了,不用擔心,你們先跟我去九華寺。雖然條件艱苦,但是你們選擇在崇州定居下來,我是不會看著你們餓死的……”
林縛回頭跟李書義、敖滄海說道:“我們去九華寺……”
************
九華寺本是崇州縣西北一座大廟,林縛借通匪案將崇州縣境內的僧院勢力驅逐一空,九華寺也給江東左軍接管,成為江東左軍在崇州縣西北角的一座駐營。
九華寺經過三個月的改造,如今已經給改造成一座周長八百餘步的軍事要塞,駐軍也從最初的一哨兩百甲卒提高到兩哨四百甲卒,由崇州步營副營指揮劉振之負責,不過這裡在地圖上仍然給標識為九華寺。
清查寄田之後,實際給置換到九華寺附近的軍屯用田多達六萬餘田,這些田地上的附屬佃農達三千餘戶。這些佃戶是清查寄田後減租減賦執行的第一批直接受益者,也是崇州縣最早擁護江東左軍的普通民眾。
六月減賦後,林縛就讓劉振之將附近的佃戶青壯組織起來進行軍事輪訓來。這次崇州全縣積澇成災嚴重,縣西北的救災營自然就設在九華寺,除了九華寺附近受災較嚴重的佃戶、外鄉流民外,也有許多從興化、皋城湧來的難民。
林縛趕到九華寺時,雨勢稍歇。看著林縛趕回來,救災營裡的人聲沸騰起來:
“都監使過來了,林大人過來了……”“這下子大夥有救了,都監使絕不會看著大家受難不管的。”“都監使是誰?”“暨陽血戰殺得東海寇哭爹喊孃的都監使林大人啊,燕南勤王殺得東虜哭爹喊孃的都監使林大人啊,你都不知道?”“原來是他,冒著大雨過來,衣甲都澆透了,說不定是個好官呢。”“什麼叫說不定?都監使到崇州來,這左右的佃戶夏糧收成跟往年比多了近一半呢。這麼大的雨,你看到有哪個官老爺在外面為難民奔波?都監使可是馬不停蹄的幾乎跑遍崇州縣的每一個角落,連吃飯都是坐在路邊跟大家一起啃大餅呢。這年頭還有這麼為民著想的官老爺,還偏偏讓你遇上了,你就偷著燒高香吧……”
崇州縣各地受災嚴重,林縛馬不停蹄的各處奔波視察災情,林夢得、曹子昂、孫敬堂、傅青河、胡致庸、孫敬軒等人自然也無法安坐在紫琅山。九華寺除了劉振之外,曹子昂也親自在這裡坐鎮負責救災之事。
看到林縛過來,曹子昂與劉振之迎過來。林縛將馬背上面黃肌瘦的小女孩子抱下來,交給護衛,送小女孩及家人到救災營去,跟曹子昂說道:“這雨稍停,不知道什麼時候又瓢潑而下,這邊還是不能鬆懈啊……”
“原先我計劃著今年秋冬先開挖西山河與運鹽河的貫通河道,使兩水貫連起來,”曹子昂說道,“如今看來,我們可以同時對運鹽河進行清淤……你知道這些天這邊救災營收留的難民有多少嗎?”
“有多少?”林縛問道。
“足足有三萬兩千人,我大略統計了一下,有大半是近年滯留在崇州的客戶!”曹子昂回答道,“真下狠心將崇州隱匿的人口清查出來,秋冬季可以組織十萬青壯同時修築新城、開挖河道不成問題……”
“真要下這決心?”林縛手託著下頷,問道。
“經過這次救災事,民心應該都在我們這邊,地方上雖有反彈,也不足為慮,”曹子昂說道,“時不待人,清查丁口、田冊,刻不容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