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23節 (第3/4頁)

加入書籤

時候,科舉成了庇護士族的力量?若士族無能,寒門必然取而代之,並榮升新計程車族!”

“誰認識方虛聖,請方虛聖來說兩句,罵醒這些蠢貨!”

隨著中立之人的加入增多,論榜終於向好的方面發展,但是,仍然有人不滿方運的做法。

方運看了一會兒論榜,便繼續吃飯。

敖煌卻端著《文報》讚口不絕。

“雖然本龍早就知道你要建這個藏書館,但不得不稱讚。現在只是近萬藏書館,等再過幾個月,藏書館普及到鄉鎮,再擴充套件到其餘古地,最後恐怕會有二十萬到三十萬座左右,僅僅每年的開銷就有兩億兩白銀之多。不過,其他各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必然會跟你爭這教化聖道。”

蘇小小在一旁道:“若無意外,方公子至少能建立十萬座藏書館,這個數量已經算得上教化天下,對日後封聖極為有利。”

敖煌抱怨道:“本龍也知道方運一個人吃不下三十萬藏書館,但想想明明至少可以建造二十萬藏書館,最後卻只得十萬,本龍心裡就憋悶。若有二十萬座圖書館,那方運日後的成就不可限量!半聖成亞聖,關鍵的力量之一就是教化天下,是吧方運?”

方運點點頭,道:“確實有這個說法。文王成亞聖,是因為《周易》本來有演化天機、開啟民智的教化之能,但教化不夠徹底。而人族其餘亞聖都是在接受孔聖的力量才成亞聖,若無孔聖,未必能成亞聖。不過,具體如何,還沒有定論。”

楊玉環道:“你今日是最後一天去學宮,明日二月二不去上課,待到二月三便啟程前往寧安。這兩天就多休息,養足精神,好去寧安上任。”

“玉環姐說的是,這兩天我多休息,多想想如何當知縣。”方運微笑道。

吃過午飯,方運和往常一樣前往學宮學習殿試課。

由於今日是最後一堂殿試課,教從政、軍務、農事等等各科的先生齊聚一堂,與五十進士圍坐在一起,盡情暢談。

方運在課堂上不僅沒有特權,先生們還最喜歡叫他回答各種問題,不過方運學貫兩界,幾乎沒有難倒他的事,很多時候都是故意藏拙。可哪怕是藏拙,也往往在不經意間超出這個時代半步。

以至於各科先生都整理了一本“方運答錄”,抄送學宮一本,自留一本。

教政事的程先生道:“你們兩日後趕赴各縣,定然要沉得住氣,萬萬不可以為有家世有才學,就可輕視當地豪強與胥吏。有一句話我不便在課堂講,但今日不妨直說,天下胥吏皆可殺!”

眾人默默點頭。

胥吏是指基層的小官吏,一般七品之下的官員,都可稱為吏。

縣令是七品官員,不能在一地常任,而七品之下的官員,基本都是本縣或本府之人。尤其是九品和那些無品級的小吏,幾乎代代傳承,在基層形成了龐大的利益和關係網。

甚至有人稱這些小官吏是“小諸侯”,非常形象。

官員需要得到好的考評才能升遷,本地的小官吏成事不足,但敗事有餘,可以輕易鬧出事端,讓縣令的考評下降,最後無法升遷。

縣令雖大,但不能事無鉅細一一操辦,大多數事情由那些小官吏負責。

經常有新任縣令與小官吏衝突,除非是大有後臺的新任縣令可以毫不在乎動用力量掃除一切阻礙,否則一旦雙方勢如水火,大多數以縣令灰溜溜離開告終。

只有極少數縣令敢與小官吏們一拍兩散,硬氣離開,但最終斷了文官的前途,不得不去文院或軍中效力。

治理一地之複雜,遠遠超過尋常人的想象。

程先生微微一笑,道:“方運,身為進士,可銳意進取,可龜縮不前,你認為身為縣令,何事最重?”

其餘同窗笑著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