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46節 (第3/5頁)

加入書籤

來。

柳月兒抱著兒子回去,林縛彈衣正冠,請張玉伯在草亭裡坐下,問道:“是我節制劉庭州,還是劉庭州節制我?”

劉庭州乃淮安知府。

“情勢如此危急,淮安再失守,流匪南下將無阻也,那些人還能再不識好歹?”張玉伯說道,“再說你是宣撫使司左參政,自立朝以來,參政節制府縣可以,哪有府縣節制參政的?這是寧王詔書以及江寧兵部的函文……”

形勢危急,諸事來不及向中樞請旨,寧王與江寧六部合署可以從權處置東南諸郡軍政事務,實際已使江寧成為東南諸郡的政治中心。

林縛接過封函,拆開來看過,他左參政的官銜終究發揮了些作用,以左參政職擔任淮東靖寇制置使,不僅淮安府地方兵備受他節制,海陵、維揚的地方府縣兵備也暫時歸他節制——寧王府長史張希同在寧王詔函上附印,在形勢面前,他也不得不低頭了。

與此同時,林庭立出任淮西制置使,掌東陽、濠州兩府地方兵備,由於濠州府全境失陷,林庭立這個淮西制置使,只是名頭上好聽,並沒有將廬州府(安徵合肥)地方兵備歸他節制。

其實林縛這個淮東制置使也有些名副其實,出知維揚府的沈戎與他積怨甚深,又怎麼可能聽他調遣?海陵府也基本是依賴崇州這邊出兵。

看林縛拆看公函後眉頭微蹙,張玉伯問道:“我今日便去淮安,江寧的官船不聽我調撥,還要大人派艘船送我去淮安。另外再失禮問一聲,崇州這邊幾時能出兵?”

以往是相交以友,相處隨便;林縛接了詔函,便是上司,張玉伯也就依規矩以大人相喚。

“兵貴神速,拖延三五日,也許進淮安城都難,我也今日就走,”林縛見張玉伯訝異,笑道,“你也與那些人以為我是按兵不動?十二日寧王遣使來,崇州這邊就開始做準備,就等著你過來就發兵……崇州要守嵊泗,能用之兵不多,步卒三千、騎營一千、水營一千,加上輔兵、工輜,共七千人,勉強能守淮安!”

第25章 雲梯關

淮水出洪澤浦,在淮安城西北與泗水合流,水勢滔然,往東偏北而行,在亭湖縣北的雲梯裡境內入海。

亭湖縣南,與射陽縣之間的清江浦水面寥廓,三四十里寬的口子,但是十分淤淺,便是尋常漁船也不從那裡出海,經過雲梯裡的水道才是淮河的真正出海口。

東海寇漸盛,淮安府便在淮口北岸設巡檢司,建軍塞,置百餘刀弓手、常年置三五艘艨艟戰船防海備盜,稱為雲梯關。

自從淮水成為漕糧的出海水道之後,衛戍淮口的雲梯關就陡然險要起來。守軍也從縣刀弓手換作正規的鎮軍,兵員也從百餘人增加到一營六百卒,拔了一員正六品的振威校尉為主將。

流民軍十五日不戰而得宿豫,便在淮河北岸如潮水般展開。

當年洪澤浦連寨九當家孫杆子、今日的流民軍先鋒渠帥孫壯率前哨四千精銳撒開腳丫子往東跑。沒理會退到沭陽的官兵會威脅側翼,一直到斥侯回報看到黃渾渾的黃水洋,孫壯才勒令將卒收住腳,看著天色將黑也不停歇,令將卒點燒火把,往雲梯關蟻附而去,撒開圍子四千精銳咬住雲梯關就強攻。

雲梯關是漕糧出淮的口子,一兩百石載量的漕船經不起風浪的折騰,便在雲梯關停靠騰倉,江東按察使司都漕廳在雲梯關建有大規模的糧倉,以便淮口能與津海糧道順利的接上。都察院還有一名監察御史在這裡監管都漕事務。

流民軍缺糧才被迫四地轉戰,四處籌糧、搶糧,名聲也不大好聽。

雖不廢吹灰之力獲了宿豫,但是官兵退走前,將糧倉放火燒燬,濠州、泗州在去年春後給毀城後,元氣未復,嶽冷秋到江寧後,也根本沒有經營濠、泗的心思,城裡自然也沒有多少存糧——如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