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章 美食 (第1/3頁)

加入書籤

開心小時候是文革剛結束,人們的生活條件普遍較差。

人們一天三頓吃的是應季蔬菜,沒有大棚菜,經常吃的是白菜、蘿蔔、土豆、青菜。

每家一缸醃蘿蔔,把蘿蔔用大粒鹽醃的比鹽還鹹。

醃製完成之後,介紹兩種吃法:首先,將醃製好的蘿蔔切成細長的絲,然後放在陽光下暴曬至乾燥。食用時,先用溫水浸泡一下,以去除多餘的鹽分。如果不這樣做,味道會過鹹。接著,將泡好的蘿蔔絲瀝乾水分,加入適量的棉花籽油和蔥花翻炒。這樣製作出來的醃蘿蔔絲既香氣撲鼻,又富有嚼勁,搭配餅子和玉米稀粥一起享用,簡直是美味至極!

其次,可以將醃蘿蔔切成厚實的圓片,放入碗中,再將其放置於大鍋中蒸熟,直至變得柔軟。取出後,加入一些棉花籽油拌勻,一家人四口人可以品嚐到一碗可口的醃蘿蔔片。這種做法不僅簡單易行,而且口感獨特,讓人回味無窮。

當然還可以把鮮蘿蔔切成絲,用鹽殺出水分,再稍微曬一下,之後拿出消過毒的器具,摻和著醬油、大蒜、生薑和辣椒來醃製。這種蘿蔔絲方便攜帶,是出遠門的必備小菜。

每到入冬前後,開心家都要預備下大量的大白菜,儲存少了的話吃不到明年青菜上市,到時還得推著小車去買別人家吃不了剩餘的。好些人家會把白菜埋在地裡,吃點挖點,到開春白菜還是好好的。這個方法很簡單,但也有些講究。首先需要在自家地裡挖一條深溝。一般來說,深度大約一米左右,寬度則半米左右,長度取決於你準備儲存多少棵白菜。接著將整棵白菜豎直地放入坑內,一棵棵緊緊地擠壓在一起。然後在白菜上方鋪設一層薄薄的玉米秸稈,最後在秸稈上方覆蓋一層土壤。注意,這層土壤不能太厚,以免影響白菜的呼吸和生長。當需要食用時,可以從一頭開始挖掘,這樣可以保證其他白菜的新鮮度。這種方法不僅能讓白菜儲存得更久,而且還能保持其口感和營養價值。

開心的爸爸是一個勤勞樸實的農民,他擅長種植各種蔬菜,尤其是白菜。由於家裡條件有限,買不起化肥,他就想出了一個獨特的方法來滋養土地和白菜——使用豬圈裡的大糞湯。

每天清晨,開心的爸爸都會來到豬圈,將漚好的大糞湯一勺勺地舀出來,然後小心翼翼地倒進桶裡。接著,他會挑著擔子,把這些珍貴的肥料運到白菜地裡。

到了白菜地,他先把糞湯倒入水桶中,再加入適量的清水,攪拌均勻後,開始認真地給每一棵白菜澆水施肥。這種特殊的“農家肥”不僅能提供充足的養分,還能改善土壤質地,讓白菜茁壯成長。

聽說,用這樣的方式澆灌出來的白菜,長得特別大且結實。甚至有傳言說,如果小孩站在上面,白菜也不會倒下。雖然這只是個傳說,但足以證明白菜的質量之高。可惜的是,開心並沒有親眼見證過這個神奇的場景。

儘管生活艱苦,但是開心一家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他們用心經營著自己的小家庭,靠著辛勤的勞動,過著簡單而幸福的日子。

開心9歲時,第一次吃到芝麻醬,具體來說是芝麻醬豆角面。他一口氣連幹三大碗,撐得扶著牆找了個空屋子坐在地上待了一下午,真是太好吃了!路過的蓋房子的工人瞅著他直樂。開心才不搭理他們,自顧自的享受著肚子的膨脹和芝麻醬的餘香。

家裡條件差,吃不上芝麻醬,開心卻吃過麻哩醬——榨完香油剩下的渣子做的。麻哩醬加點鹽潑上滾燙的棉花籽油也挺香的,但比起芝麻醬,天壤之別!

有一年,開心爸爸在地裡種了巴掌大的一塊芝麻。到了秋天,那塊小小的土地上竟然長出了一小片茂密的芝麻林。經過一個夏天的陽光雨露滋潤,芝麻林長得鬱鬱蔥蔥,每棵芝麻都結滿了鼓鼓囊囊的芝麻夾。

等到芝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