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0章 人心向學百年計,老先生言破天機 (第1/4頁)

加入書籤

陳圓圓恍然間,心湖泛起層層漣漪,終是悟出了朱由檢那番舉動的深意——非為昭告世人惡行不可為,而是另有深意,深邃難測。她抬眸,只見朱由檢已溫柔地將她攬入那寬厚的胸膛之中,彷彿整個世界都隨之安定下來。

“你,且歸去吧。”朱由檢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個字都似輕風拂過心田,帶著不容置疑的溫柔與堅決。言罷,駱養性一行人如同鬼魅般,迅速隱沒於夜色與光影交錯之間,只留下一片寂靜與深邃。

“陪朕,漫步於這夜色之中。”朱由檢輕啟朱唇,語氣中滿是對她的依賴與信任。陳圓圓聞言,眼眸中閃過一絲溫柔的光芒,輕輕頷首,步伐輕盈地跟隨著他的背影,宛如世間最和諧的畫卷。

此刻的她,心中再無絲毫畏懼,只因有他相伴。朱由檢的身影,成了她最堅實的依靠,無論前路如何未知,只要他在側,她便無所畏懼,心安即是歸處。兩人並肩而行,夜色溫柔,星光點點,彷彿連時間都在這一刻放慢了腳步,只為見證這份難得的寧靜與美好。

兩人悠然步入一古色古香的茶肆,室內輕紗曼舞,茶香嫋嫋,與外界的紛擾恍若隔世。茶客們或三兩成群,或獨自品茗,輕聲細語間,交織著對時局的微妙感慨。

“觀今朝天下大勢,仍是波譎雲詭,難言安寧。”一老者輕捋鬍鬚,眼神中透露出幾分憂慮。

“是啊,張獻忠於巴蜀之地自立為王,烽火連天;李自成則在西北蓄勢待發,意圖不明;更不用說那皇太極,對中原沃土早已垂涎三尺,虎視眈眈。”鄰桌的青年接過話茬,眉宇間透露出一絲憤慨。

然而,就在這片憂慮與不安之中,忽有一聲豪邁響起,如同驚雷劃破長空:“諸位莫慌,我大名府有天雄軍坐鎮,鐵騎所至,叛軍無不聞風喪膽。任憑外界風浪如何洶湧,我中原之地,自有勇士挺身而出,以一當十,護我河山周全。那些宵小之徒,豈敢輕易踏入中原半步?”

此言一出,茶肆內頓時沸騰起來,掌聲與喝彩聲交織成一片,彷彿連空氣中都瀰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豪情與信心。人們相視一笑,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期許與堅定,彷彿在這亂世之中,找到了一絲溫暖與依靠。

接著那人又言道:“現今聖上,將土地盡數歸還農戶。且永不再加徵賦稅,我大明之盛世已然在望。”“皇上又主張廢除科舉,全民皆可參與。使眾人皆有書可讀,但凡歷經十數年之寒窗苦讀,皆有出頭之機。”“只可惜。老夫確實生不逢時,無緣得見此等良辰吉日。”那人稍作停頓。便有人問:“那學府初建,卻無人問津,是何緣由?”“方經歷土改,農戶們方才將土地握於手中,尚未焐熱。汝言,此等佳日,他們豈會不盡全力奔赴。又豈有閒暇出來讀書?”那人一言,令人如夢初醒。

朱由檢的心中豁然開朗,彷彿迷霧被晨曦溫柔地驅散。眼前的景象愈發清晰:農戶們初嘗擁有土地的甘甜,自是全力以赴于田間地頭,他們的心被豐收的渴望緊緊牽引,對於子嗣的讀書之事,暫且擱置一旁,畢竟,在這片土地上耕耘,讓家人免受飢寒,才是當下最為迫切的願景。

對於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戶而言,土地是生命的根,是希望的源,而飽腹之安,則是他們最質樸也最深沉的祈願。至於書卷中的黃金屋、顏如玉,暫且讓位於眼前這一片片亟待滋養的沃土,讀書之事,便如同春日裡暫未綻放的花蕾,靜待時機,自會絢爛。

正因如此,那些耗資鉅萬、精心構建的學府,雖巍峨聳立,卻似乎被農戶們的忙碌與期盼所遺忘,門可羅雀,顯得有幾分寂寥。朱由檢輕嘆一聲,隨手招來一壺香茗,細品之間,心緒更加沉靜,他凝神傾聽,欲從那人的言語中探尋更多世態炎涼,人間百態。

“天子之志,乃為江山社稷之百年大計,非一朝一夕之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