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章 冬來剿匪重實務,兵馬錢糧點滴珠 (第4/4頁)

加入書籤

位翰林侍講,言辭如鋒,瞬間劃破朝堂的寧靜,他怒目圓睜,斥道,“莫非你欲讓那皇太極在我大明疆土上橫行無忌,乃至拱手讓出關外、錦州之地?如此行徑,豈非自甘揹負賣國之罵名,遺臭萬年?”

言者,黃道周,骨子裡流淌著不屈的主戰熱血,每一字一句皆擲地有聲。

面對這疾風驟雨般的質問,楊嗣昌神色不改,沉穩如山,他緩緩言道:“即便是強盛如漢唐,亦有和親之策,以緩兵之計保國祚安寧。

只要不屈膝稱臣,不納貢求和,我大明之天威,自當屹立不倒,震懾四方。”

他目光深邃,彷彿已窺見未來:“待國內匪患肅清,朝野安定,那區區建奴,不過蚍蜉撼樹,何足掛齒?”

黃道周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嘲諷之意溢於言表:“陛下已集天下精兵八路,誓守京師,若此刻輕易應允建奴之無理要求,豈不是讓天下百姓寒心,讓後世史書留笑柄?”

“戰爭之道,非空談所能定勝負,需實打實的兵馬錢糧。而今,冬日將至,剿匪之戰迫在眉睫,每一粒糧、每一名兵士皆需珍惜,方為上策。”

楊嗣昌的話語,字字珠璣,既顯其戰略眼光,又不失為臣之道,令在場眾人皆陷入沉思。

楊嗣昌心中暗自盤算,不願在此無謂爭執中過多糾纏,畢竟,於大是大非之間,他的立場本就難以穩固如磐石。

於是,他轉而以軍事家的冷靜與精準,剖析局勢:“即便戰端再起,亦不可傾盡舉國之力,兵貴精不貴多。

臣之意,仍是那番陳詞,唯有應允建奴所求,方能解此後顧之憂,使我等能專心致志,全力對付那四起的烽煙,護我大明江山無虞。”

細思之下,楊嗣昌之言亦非全無道理。從他那雙洞悉時局的眼中望去,農民起義的烈火,遠比那北疆建奴的侵擾更為猛烈,它直燒向大明的心臟地帶,動搖著皇權的根基。

世間之事,總有輕重之分,緩急之別。在他看來,建奴之患,不過是邊疆的一時風浪,相較於內亂的洶湧澎湃,自是顯得緩和了許多。

這番考量,既是對現實的深刻洞察,也是一位身負重任之臣,在亂世中力求平衡各方力量的智慧體現。

楊嗣昌的話語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絕,每一字每一句都透著對時局的深刻剖析,令一旁的黃道周瞠目結舌,唇瓣微啟,卻終究未能吐露半句反駁。

非是他不願,實乃軍事之道,於他而言,猶如天書難解,無從置喙。

而朱由檢,這位身負後世智慧之魂的帝王,其心中自有丘壑,洞悉世事。

在他眼中,眼前的農民起義,猶如春日裡氾濫的洪水,雖可一時圍堵,卻難逃反覆之虞,單憑武力鎮壓,無異於與泥潭共舞,愈陷愈深。

他輕步自御駕而下,步伐沉穩,每一步都似踏在歷史的脈絡之上,直至楊嗣昌面前。

那雙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不容置疑的光芒,語氣中透著一股不容置喙的堅決:“朕可允此和議,然,須得那皇太極親啟其口,方顯誠意。”

此言一出,空氣似乎都為之一凝,盡顯帝王之霸氣與智謀。

如此一番言語,不僅是對當前局勢的精準拿捏,更是對大明尊嚴的一次有力扞衛,讓在場眾人無不心生敬畏,暗自歎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