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2章 李自成智謀破局:分化官軍,重振山陝起義風雲 (第3/3頁)

加入書籤

李自成的將領,此刻提出的向湖廣轉移之策,無疑帶著對舊主的復仇之火。然而,他的提議雖情感上可解,卻忽略了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

老回回馬守應等革左五營的首領們,同樣因張獻忠的暴虐而心懷不滿,紛紛附和羅汝才的意見,但李自成,這位歷經戰火洗禮、軍事素養深厚的領袖,卻並未被輕易動搖。他深知河南這片土地對於起義軍的重要性,這裡是他們多年經營的根據地,民心所向,放棄便意味著前功盡棄,重蹈覆轍。

面對郟縣大軍人數雖眾卻戰力不均的現實,李自成展現出了作為領袖的冷靜與決斷。他清楚,僅憑現有的精銳力量,難以直接對抗三路官軍的合圍。然而,李自成並非孤注一擲之人,他善於從困境中尋找轉機,利用對手的弱點進行反擊。

此時,大將李巖站了出來,他的一番話如同撥雲見日,為眾人指明瞭方向。李巖提出,與其被動撤離,不如主動出擊,分化瓦解官軍的攻勢。他詳細闡述瞭如何利用鳳陽朱家祖墳作為誘餌,迫使馬士英撤軍;同時,又提出派遣精兵潛入陝西、山西,利用兩地民不聊生的現狀,煽動百姓起義,從而牽制傅宗龍的大軍。

李自成的眼中閃過讚許之色,他深知李巖的策略不僅精妙,而且切實可行。於是,他果斷下令,派遣李過領兵南下鳳陽,製造聲勢;同時,以李巖為主將,馬守應等革左五營首領為副將,率精兵回師山陝,實施煽動起義的計劃。

這一連串的部署,不僅展現了李自成作為軍事家的深謀遠慮,也體現了他對部下的充分信任與合理運用。他深知,只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能在絕境中尋得生機,實現反敗為勝的壯舉。

隨著將領們紛紛領命而去,郟縣大營內再次恢復了平靜,但這份平靜之下,卻暗藏著即將席捲中原的風暴。李自成和他的起義軍,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勇氣,向著未知的命運發起挑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