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6章 職業經理人的大資料 (第2/3頁)

加入書籤

你認為能給多少?”

“80分。”

“偏高啊!為什麼能有80分?”

“首先,等於說她把我這樣一個銷售上的土八路啊,培養成了正規軍。我有這麼一個高階教練陪我練了三年,我被她培訓了三年。”

方自歸感嘆:“這培訓費也忒高了些。”

母司繼續補充:“而且呢,雖然三年做下來,業績沒有說做起來,但是她幫我帶來了最先進的銷售管理,還帶來了一些工具。比如說,戰略會議的流程啊,做bp的流程啊,培訓的流程啊,薪酬激勵制度啊,選人的標準啊,銷售系統的建立啊,等等等等,這是她給我們帶來的價值。”

到底是60分還是80分,方自歸和母司各執己見,好在這個分歧並不重要,也沒必要一定達成共識,兩人最後就君子和而不同了。而翠西走後,母司和方自歸在有一點上達成了共識,就是招一個負責海外銷售業務的老外,再招一個負責國內銷售業務的老內。

負責海外業務的老外很快就到位了,是個以色列國籍的猶太人。

這猶太人是方自歸幾年前在一個展會上認識的,是方自歸的老相識。當時猶太人為一家做“壓力吻合器”的以色列創業公司工作,這家公司的創新,是以記憶合金為原材料,靠壓力進行吻合,而市場上的吻合器還都是用吻合釘來吻合,可以說是一條全新的技術路徑。做為從業人員,方自歸對吻合器領域內的所有創新都感興趣,跟蹤“壓力吻合技術”也蠻長時間了,所以在展會上跟那猶太人一交流,猶太人非常驚訝,他沒想到一個競爭對手可以對他的技術有這麼多瞭解,而且還能告訴他一些他們都沒有想到的臨床問題,於是,猶太人就跟方自歸交了個朋友。

然而技術上可行的東西在商業上不一定可行,技術太超前,有時還特別容易成為先烈,這個壓力吻合技術就屬於這種情況。所以那家以色列公司創業以來,前前後後融資融了大概八千萬美元,堅持了三年,把錢燒完了,於二零一二年底正式倒閉。倒閉前的幾個月,以色列公司的總經理處於焦慮之中,方自歸正好去以色列出了一趟差,猶太人就約了方自歸,把本公司的總經理介紹給方自歸,請方自歸來公司參觀,希望復行科技能夠收購這家搖搖欲墜的公司。可是以色列公司開價兩千萬美元,方自歸認為根本不值,因為這公司雖然燒了很多錢,但主要都燒在臨床上了,況且從臨床應用的角度看,壓力吻合技術的價值偏低,方自歸不認為這是吻合器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所以復行沒收這家公司。

但方自歸覺得,可以把這個猶太人收進來。

以色列公司倒閉不久,翠西也從復行科技離職了,方自歸就向剛失業的猶太人伸出了橄欖枝。母司跟猶太人談福利待遇時,發現該猶太人談判能力極強,確實跟本中國人棋逢對手,就覺得這傢伙談福利待遇都談得這麼厲害,將來幫復行談生意應該也談得不差,母司就跟猶太人談成了。母司跟猶太人談好,他需要經常全球出差,然後每季度來蘇州總部工作一個星期。

招聘負責國內業務的銷售總監,母司就費了一些周折。

這次招聘,母司改變了方法。當初為了吸引翠西加盟復行,母司對公司各種塗脂抹粉,而這次,母司打算一開始就不要把公司藍圖描繪得那麼美好,一開始就告訴應聘者,他們要像魯迅那樣直面慘淡的人生,一開始就告訴應聘者,他們加入復行後將遇到哪些挑戰和困難。比如母司會對應聘者說,創業公司就是缺資源缺人才的,也沒有那種世界五百強式的各種管理支援系統,而你在這種缺少資源甚至沒有資源的情況下,你不單單要達成目標,你還要做得比兩大巨頭更好才行,因為你光是做得跟巨頭一樣好,你還是競爭不過巨頭。

母司這樣面試,應聘者對自己的拷問就不一樣,前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