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十章 置為客卿借其名 (第3/5頁)

加入書籤

守?不能服眾。懲你吧,你我縣裡人,你還救過俺阿耶,俺又下不得手!”

“所以,就請大郎放心,我一定遵守山規,斷不會使大郎為難。”

徐世績對李善道的知情知意甚是滿意,不禁又暗想了一遍:“縣裡傳聞,都說這李善道浪蕩兒,恃狠鬥勇,好賭貪色,無惡不為,這些日俺與他接觸下來,察其言行,卻與傳聞半點不符,相反,頗有謀略,知曉進退,且懷仁人之心。傳聞之事,半真半假,誠不足全然信矣。”

想著,他繼續說道,“二郎,山規是一。萬餘人吃喝拉撒,只靠山規,遠不足夠,因此,咱寨中就各項具體的事務,分也都設了職事。即俺適才所言之‘職分’也。概括來說,寨中的職分可分兩大類,借用朝廷的字眼,一類是軍,一類是政。政者,管的是寨中萬餘人的日常生活;軍者,管的是守、掠諸事。你被翟公任的這個旅帥,即是軍者這方面的一個職事了。”

李善道聚精會神地聽徐世績說,聽到這裡,說道:“大郎,沒想到寨裡,職事分得這麼細緻。”

“怎麼?你來投咱寨時,莫不是你以為咱寨裡便是毫無約束,任人無法無天?”

李善道說道:“倒也沒這麼認為,想是當有規矩,只沒想到分得這般細。”

“二郎,萬餘之眾,聚在一處,不把職事分得細一點,怎麼能夠管好?況且,咱現在是萬餘人,以後呢?仗著翟公的義名,部曲勢必會更多,這也需寨中及早地把底子打好。”

單雄信一直在聽他倆說話,這時慨然地說道:“賢弟這話沒錯!早四五年前,知世郎就已部曲數萬;兩年前,孟讓攻盱眙時,聞他當時所率的部曲號稱十餘萬眾!又孫宣雅、左孝友、盧明月、綦公順、裴長才、郝孝德、孟海公、徐圓朗等諸豪傑,或擁眾亦號稱十餘萬,或擁眾數萬,於今縱橫於齊魯之間,攻城破邑,所過處,威風凜凜,著實個個都是聲威顯赫!咱寨裡現雖才部曲萬餘,且比不上他們,然早晚有一日,也必能像他們,亦眾至十萬!”

“知世郎”,指的是王薄。

大隋的天下已然是遍地火起,大廈將傾,別的地方暫先不提,只山東地界,現下或造反起事、或聚眾山野的“義軍”、“賊寇”就不知凡幾,可以說比比皆是,幾乎每個郡縣都有。而在這其中,王薄是最早起事的一個,早在大業七年,也就是五年前,他就聚眾起事了。

他的大名和他“知世郎”的稱號,還有他所做的《無向遼東浪死歌》,李善道也是知道的,並且是在前世上學時就已知了。

孟讓、孫宣雅等等,單雄信話裡說到的這幾位,則都是現在山東地界活動的那許多“義軍”、“賊寇”,或用朝廷的話說,“群盜”中,部曲較多、影響較大的幾支隊伍的渠率頭領。

——話到此處,不妨多說一句,只就東郡、滎陽、梁郡這塊山東西部的區域來講,瓦崗寨已是大勢力,但若放到整個山東地面上說,現在的瓦崗寨在眾多的山東“群盜”中,還不算頭等的勢力。

聞得單雄信的“豪言壯語”,徐世績輕輕地拍了下手,笑道:“正是。上有翟公義名遠揚,下有賢兄等驍勇善戰,咱們大傢伙**合力,咱瓦崗寨,早早晚晚,必能大興旺起來!”

單雄信笑道:“賢弟,你少說了一條,還有你的足智多謀。”與李善道說道,“二郎,咱寨裡的山規、章程,多出自大郎之手。多虧了大郎,咱寨裡現才雖部曲日增,但井井有條。”

徐世績說道:“俺做的這些不算甚麼。”頓了下,與單雄信說道,“賢兄,其實要想咱寨裡發展得更快,最好的辦法,還是俺剛在堂上時與翟公說的那些啊!”

“賢弟,你說的是你向翟公建議,何不便允了李玄邃入夥?”

徐世績說道:“正是。賢兄,這事兒,咱倆私下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