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四 匪伊垂之帶有餘(八) (第1/1頁)

加入書籤

考試社會,試題是備考的風向。宋代詞科考試重謝表,讀書人無敢不努力習之。宋代考試文體從最初的九體、十體擴充套件到十二體,王應鱗《辭學指南序》引真德秀語:“十二體所急者,制、表、記、序、箴、銘、贊、頌八者而已。”又引洪諮燮語:“制、表如科舉之本經,所關尤重”。

臣屬用謝表向皇帝謝恩,謝恩種種,“凡官員升遷除授、謫降貶官,至於生日賜酒醴、封爵追贈等等,均有謝表”。(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明代胡松《唐宋元名錶原序》稱:“是學也,昉於漢魏六朝,盛於隋唐,而極於宋”。

謝表乃公文,亦是美文,常用四六駢體,以求整飭典雅。宋之謝表,較勝負於一聯一字之間,“......或以見古人之巧思,或以發前賢之妙義,攬各體之菁華,存一朝之典故。”(彭元瑞《宋四六話》)

人之一生,或只做兩事,一事是循規蹈矩;另一件是不願循規蹈矩。而後人之後,只會追憶那個不願意循規蹈矩的人。

歐陽修早年為應試,對駢儷之文用功至深。宋初的四六皆襲唐人舊制,西昆諸子更是嚴格遵守李商隱等人的“三十六體”。“伏惟皇帝陛下鈞陶庶匯,亭毒萬方,憂心同堯,好諫若禹。東掖垣內,封章何有於日聞;青瑣門前,列位徒參於夕拜。擺波濤而鯤鱗才變,望煙霄而鸞翮初高。…..“(李商隱《為安平公謝除兗海觀察使表》)

幕府文職,寫謝表尤多。李商隱少從名師令狐楚,楚之駢文,杜甫之詩歌,韓愈之古文並稱為唐時三絕。幕府之歷練,加之天賦卓越,李商隱寫駢文中規中矩,層次分明,措辭得體,又適當鋪排渲染,其文采與才華,堪稱幕府之典範。

不過,謝表常簡潔精緻,不似商隱此篇之長:“大抵表文以簡潔精緻為先,用事忌深僻,造語忌纖巧,鋪敘忌繁冗”。(吳訥《文章辨體》)歐陽修雖也遵舊制用四六體來擬公牘文書,但他常參用散體單行之古文筆法,且少用故事成語,不求對偶工切,其《上隨州錢相公啟》、《蔡州乞致仕第二表》等都是宋代四六中的佳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