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二 蟆頤道士(二) (第1/1頁)

加入書籤

前夜漫漫,輪迴平凡普通。無數個迷宮會讓你我明白,所祈禱的一直都在,終有個黑夜會幻化光明。東林寺的風景不待細說,正如《高僧傳》所記:“遠他創造精舍,洞盡山美,卻負香爐之蜂,傍帶瀑布之壑。仍石累基,即松裁構,清泉環階,白雲滿室。……”

修靜和陶潛來到天王殿龍柱前,二人的目光為一方蓮池攫住,荷花花色青白,幻想的荷莖托起每朵花瓣130餘枚,不見蝴蝶停留在這個午前,碧水白花種出永遠的秋天。樂天有《東林寺白蓮》讚道:“東林北水塘,湛湛見清底,中生白芙蓉,菡菡三百枝。”

“看那裡”,陶潛揮臂指向池中,一朵十二葉芙蓉在倒影中起身,修靜發現那蓮葉隨順流波轉動自然。原來這便是坊間傳說的東林“蓮漏”。是東林弟子慧要惜廬山無刻鏤以報時,便作此蓮花以定六時,分刻晝夜作為行道的節制。修靜暗暗捏了捏道袍,臨水而居的人必偉岸莊重,感覺慧遠踏水而來,像一個魅惑的歌者。

儒釋道如“日月星”,風雲際會,“掀開我命運之門,再一次等待雲的飄落”。玉佛樓旁,六朝松被西風擦亮,虯幹曲勁。曲徑通幽處,一泓泉水暗自流淌命運的軌跡。邊立一碑石,上書唐太宗所書“聰明泉”。六朝松的傘蓋下,石桌方形,繞桌南北東西各一石凳。遠公居北南向做,修靜居左,陶潛居右。數弟子在旁煽風點火,煮茶侍候。

“遠公請了”陶潛雙手向左前方推了推算是請禮。“陶公請”慧遠應道。一局棋局久違不見,彼此並不陌生。

陶潛問:“不敢毀傷,何以減削?”

遠公答:“立身行道。”

陶潛基於《孝經》中“身體膚髮,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非難慧遠“剃髮為僧”;遠公的答語亦出《孝經》:“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陶潛問:“尊先祖而隆君師,沙門何以不敬王者?”

遠公答:“出家者,能尋志以求其志,變俗以達其道。變俗,則服章不得與世典同禮;遁世,則宜高尚其跡。故能廣開天人之路,澤流天下,在宥生民。袈裟非朝中之服,缽盂非廊廟之器,沙門塵外之人,不應致敬王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